[發明專利]一種聚丙烯纖維的改性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61385.0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307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向東;馮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M11/48 | 分類號: | D06M11/48;C04B20/02;C04B16/06;D06M101/2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寧佳 |
| 地址: | 123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丙烯纖維 改性 方法 | ||
1.一種聚丙烯纖維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丙烯纖維干燥至恒重,備用;
(2)配制鉻酸溶液:
按質量配比,K2Cr2O7:H2O:濃H2SO4=5:8:100,將三者混合,反應8min,得鉻酸;
(3)稱取恒重聚丙烯纖維,放入鉻酸溶液中,室溫浸泡2.5h后,進行反應,反應溫度為65~70℃,反應時間為4min;
(4)反應后的聚丙烯纖維經蒸餾水洗滌,過濾與干燥處理后,干燥至恒重,得改性的聚丙烯纖維,所述的改性的聚丙烯纖維用于混凝土制備,其中,干燥方式為先在烘箱中80℃干燥8h,再在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即得改性產物;
(5)測算改性聚丙烯纖維的失重率和吸濕率,以及改性前后聚丙烯纖維表面官能團含量的變化,失重率為6.82%,吸濕率為0.57%,改性前后聚丙烯纖維表面官能團含量提升了21.98×10-6mol/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纖維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聚丙烯纖維預先經過脫油脂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纖維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中,改性前后聚丙烯纖維表面官能團含量變化的測試方法為亞甲基藍吸附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未經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13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紅外反射功能的家用紡織品
- 下一篇:一種山羊絨纖維的低溫染色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D06M 對纖維、紗、線、織物、羽毛或由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進行D06類內其他類目所不包括的處理
D06M11-00 用無機物或其配合物處理纖維、紗、線、織物或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和機械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如絲光
D06M11-01 .用氫、水或重水;用金屬氫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們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鹵素;用氫鹵酸或其鹽,用氧化物或鹵素的含氧酸或其鹽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氫氧化物或過化合物;從具有兩性元素—氧鍵的陰離子衍生的鹽
D06M11-51 .用硫、硒、碲、釙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