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六角扳手以及扳手套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61351.1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45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彪;劉俊;楊平;郭志云;唐鑫;烏童;劉貴;陶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5B13/52 | 分類號: | B25B13/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宏 |
| 地址: | 550000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六角 扳手 以及 套件 | ||
1.一種內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力矩傳遞扳手以及扳手活動頭,所述扳手活動頭包括有殼體、傳動件以及多個螺絲頂針,所述殼體設有與多個所述螺絲頂針滑動配合的多條滑軌,每個所述螺絲頂針均包括有相互連接的滑動部與驅動部,多個所述螺絲頂針的所述驅動部均凸出于所述殼體且共同形成與內六角螺絲的六角形凹槽相匹配以擰動所述內六角螺絲的驅動結構,當多個所述螺絲頂針的所述滑動部沿多條所述滑軌滑動時,多個所述驅動端共同形成的所述驅動結構可適用于不同規格大小的內六角螺絲,所述傳動件包括用于驅動多個所述螺絲頂針轉動的第一傳動部以及與所述力矩傳遞扳手可拆卸式連接的第二傳動部,所述第一傳動部與所述第二傳動部相互連接,且所述第二傳動部從所述殼體表面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中空的柱體結構,所述殼體上設置的所述滑軌為從所述殼體的軸線向外周延伸的條形滑槽,所述滑槽為三條或三條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可拆卸式連接的第一殼體以及第二殼體,所述滑槽包括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為從所述第一殼體的軸線向外周延伸的條形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為所述螺絲頂針進入所述殼體的插入端,所述螺絲頂針的所述滑動部從所述第一滑槽進入到所述殼體內,所述螺絲頂針的所述驅動部凸出于所述殼體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外;所述第二滑槽為從所述第二殼體的軸線向外周延伸的條形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個數與位置與所述第二滑槽相匹配,所述螺絲頂針的所述滑動部插入所述殼體且位于所述第二滑槽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螺絲頂針均包括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均連接于所述螺絲頂針的所述滑動部遠離所述驅動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槽與所述限位部滑動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部為環形間隔設置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葉片,所述葉片的個數與所述滑軌的個數相匹配,多個所述葉片之間的間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滑軌的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部為多棱柱結構,所述第二傳動部設于所述第一傳動部的中央且凸出于所述第一傳動件,所述力矩傳遞扳手設有與所述第二傳動部相匹配的連接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內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部上設有用于卡住所述力矩傳遞扳手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為凸起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頂針包括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一端與所述驅動部靠近所述殼體的一端相連,所述連接部的另一端與所述滑動部靠近所述驅動部的一端相連,所述連接部的外徑從所述連接部靠近所述滑動部的一端開始沿所述連接部的軸線向所述連接部靠近所述驅動部的一端逐漸增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內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部與所述驅動部平行設置,所述連接部垂直于所述滑動部與所述驅動部。
10.一種扳手套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內六角扳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理工學院,未經貴州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135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