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金花茶大棚培育的非化學農藥防控害蟲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60456.5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438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余德億;黃鵬;姚錦愛;林勇文;藍炎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3/00 | 分類號: | A01G13/00;A01G13/10;A01G17/00;A01M1/02;A01M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金花 大棚 培育 化學農藥 害蟲 | ||
1.一種用于金花茶大棚培育的非化學農藥防控害蟲法,其特征在于:針對金花茶大棚培育中的刺吸害蟲及蛾類害蟲,采用“一改、二調、三治”害蟲防控方案,有效控制金花茶主要害蟲為害,在棚室內實現非化學農藥防控害蟲;
所述一改:改良大棚防蟲設施,具體為:一是在大棚門口內部加建緩沖間;二是在大棚門口及通風口的外部加設銀灰條膜和防蟲網;三是在大棚內部地面加鋪黑色地膜,改用營養缽或花盆落地分區種植金花茶;
所述二調:調節棚室小環境和金花茶植株免疫力,具體為:1)調節棚室小環境:大棚內部加設可調節覆蓋高度和覆蓋面的二層膜,確保棚室溫度冬季不低于5℃,夏季不高于38℃;棚室濕度保持在65-85%;棚室透光率保持在30-50%,太陽光不直射,且適時通風換氣;2)調節金花茶植株免疫力:采用水肥一體化裝置進行肥水科學管理;同時結合水肥管理,每年定期增用植物免疫誘抗蛋白制劑120-240g/100m2+EM菌劑20-30mL/100m23-4次,每次間隔3-4個月,增強植株抗蟲能力;
所述三治:將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三治措施合理組合,做到生態調控與理化誘控措施先行,生物防治措施選擇跟進,三者協同控制目標害蟲,具體為:
1)生態調控:利用驅蟲植物+載體植物驅避或引誘目標害蟲及天敵;在棚室內部沿拱架兩側,預留30-50cm寬的小地塊,使用盆缽落地行植蕓香、蒔蘿、薄荷、月桂或迷迭香驅避目標害蟲,同時使用盆缽落地間隔套種苘麻、大麗菊、茴香或蓍草引誘目標害蟲及天敵;針對蚜蟲選用蕓香+蒔蘿+蓍草伴生植物,針對粉虱選用薄荷+蕓香+苘麻伴生植物,針對葉螨選用蒔蘿+薄荷+大麗菊伴生植物,針對卷葉蛾、尺蠖選用迷迭香+月桂+茴香伴生植物,各伴生植物組合比例按1:1:1搭配;若有不同害蟲混合發生為害,根據害蟲種類和數量重新組合搭配盆缽栽種的伴生植物;
2)理化誘控:利用誘蟲帶、色板及誘捕器+信息素裝置先行誘捕防控目標害蟲;在棚室內部沿拱架兩側,順著拱桿且在離地1.2-1.5m區域,各固定一條寬30cm的單面環保型紙質誘蟲黃帶,用于監測及誘捕目標害蟲;若誘蟲黃帶上目標害蟲單位面積蟲口日增長量連續3d出現5%以上幅度的躍升,則需在金花茶培育區域內合理交叉布置色板及誘捕器+信息素,針對蚜蟲和粉虱,每100m2金花茶培育區懸掛25×20cm的黃板3-5片,每張黃板添加配裝1個蚜蟲或粉虱的信息素誘芯,2種害蟲誘芯以1:1比例交叉分布;針對卷葉蛾和尺蠖,每200-300m2的金花茶培育區安裝2-3個蛾類誘捕器,每個蛾類誘捕器配裝1個卷葉蛾或尺蠖的信息素誘芯,2種蛾類誘芯以1:1比例交叉分布;每隔30d清潔誘捕器及更換誘芯、黃板1次;
3)生物防治:利用捕食螨、捕食性蝽、捕食性瓢蟲及害蟲復合生防菌群協同防控目標害蟲,同時利用熊蜂授粉改善花朵品質并促進植株生長;在金花茶進棚培育且誘蟲黃帶監測及誘捕的目標害蟲零星可見時,預防性釋放南方小花蝽100-150頭/100m2及凈含量≥1500只的斯氏鈍綏螨或成螨含量≥200只的巴氏新小綏螨30-35袋/100m2進行控害;且在金花茶陸續開花時,每250-400m2大棚釋放1個熊蜂標準蜂群進行授粉;在金花茶進棚培育的任意生長階段,若發現隨機抽取單株金花茶的嫩枝、嫩葉、花蕾上蚜蟲蟲口數累計≥20頭或隨機抽取單株金花茶的當年生新葉葉片背面上粉虱蟲口數累計≥10頭時,需增加生物防治措施,先期施用400億孢子/g的球孢白僵菌可濕性粉劑3.5-4.5g/100m2或100億孢子/毫升的金龜子綠僵菌油懸浮劑2-4mL/100m2壓低蟲口,隨后再釋放凈含量≥20個的異色瓢蟲或刀角瓢蟲卵卡12-15張/100m2持續控制蟲口基數;若發現隨機抽取單株金花茶的芽下嫩葉葉螨蟲口數≥2頭/葉時,需增用凈含量≥2500只的胡瓜新小綏螨或巴氏新小綏螨-攜菌體40-50袋/100m2壓低蟲口和持續控制蟲口基數;若發現隨機抽取的金花茶卷葉蛾、尺蠖幼蟲蟲口數≥7頭/m2時,需增加生物防治措施,先期施用8000IU/mg的蘇云金桿菌懸浮劑30-50mL/100m2或400億孢子/g的球孢白僵菌可濕性粉3.5-4.5g/100m2壓低蟲口,隨后再釋放叉角厲蝽120-180頭/100m2持續控制蟲口基數;若仍無法有效持續控制蟲口基數,可有限制選擇使用生物藥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金花茶大棚培育的非化學農藥防控害蟲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吸害蟲為蚜蟲、粉虱、葉螨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蛾類害蟲為卷葉蛾、尺蠖中的一種或兩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045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止大棚土壤鹽堿化的灌溉裝置
- 下一篇:一種地膜覆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