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山泉流水養魚尾排水凈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9979.8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75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林衍峰;程婷;唐玲玲;余欣榮;余錦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石屋坑冷水魚家庭農場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K61/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544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養魚 流水 排水 魚蝦 水生植物 有機農產品 富營養化 過濾凈化 能源消耗 生態環境 生態效益 有機顆粒 凈化 沉淀池 攝取 氮磷 螺類 魚糞 放養 栽種 轉換 吸收 污染 | ||
1.山泉流水養魚尾排水凈化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1)凈化設施準備:在沉淀池水面(6)下方設置進水涵(4);在沉淀池(5)底部中央設置集污池(7),在集污池(7)中設置排污泵(8),在排污泵(8)上設置排污管(9);在沉淀池(5)頂部四周設置集水渠(1),集水渠(1)側壁上設有可以調節的溢流板(3),在集水渠(1)與生物濾床(11)連接的渠壁上設有可以調節的均流堰(10);在生物濾床(11)上設置礫石(12);在生物濾床(11)末端設置一條與均流堰(10)平行的排水渠(13);維護排污泵(8)、排污管(9)保持良好狀態;
2)水生植物種植:在生物濾床(11)、沉淀池(5)、集水渠(1)中栽種水生植物;
3)水生動物放養:在沉淀池(5)、集水渠(1)、生物濾床(11)中放養水生動物;
4)魚糞收集利用:啟動排污泵(8),將魚糞通過排污管(9)輸送到稻田、飼草地或菜地中,
每天18點收集一次,水溫低于8℃可以停止收集;
5)水生植物采收:水生植物密度達到60%以上時,及時刈割采收;
6)水生動物收捕:水生動物達到起捕規格后,及時收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化設施準備,其特征是:調節溢流板(3)高度處于同一水平面,調節均流堰(10)處于同一水平面,使集水渠水面(2)低于沉淀池水面,水流(14)沿進水涵(4)、沉淀池水面(6)、溢流板(3)、集水渠(1)、均流堰(10)、生物濾床(11)、排水渠(13)方向均勻流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種植,其特征是:在沉淀池(5)、集水渠(1)中栽種水芹、生菜、蕹菜;在生物濾床(11)中栽種金錢蒲;水芹和生菜栽種在用網片制成的浮床上,蕹菜直接拋苗于水面上集水渠水面(2)、沉淀池水面(6)上,栽培密度20%~50%;金錢蒲固定在礫石(12)的縫隙中,栽培密度10%~5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植物種植,其特征是:在沉淀池(5)、集水渠(1)中水溫低于15℃季節栽種水芹,水溫15℃~20℃季節栽種生菜,水溫高于20℃季節栽種蕹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動物放養,其特征是:沉淀池(5)中放養光唇魚、黃尾密鲴、青蝦、米蝦、環棱螺;在集水渠(1)中放養光唇魚、環棱螺、放逸短溝蜷、瘤擬黑螺;的生物濾床(11)中放養光唇魚、米蝦、放逸短溝蜷、瘤擬黑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生動物放養,其特征是:水生動物的放養密度為每m2水面放養光唇魚5尾~15尾、黃尾密鲴1尾~5尾、青蝦5尾~20尾、米蝦10尾~30尾、環棱螺10只~20只、放逸短溝蜷5只~10只、瘤擬黑螺5只~10只。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糞收集利用,其特征是:每天16點~18點開啟排污泵(8)收集一次,直到排出的污水變清以后停止排污;水溫低于8℃可以停止收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采收,其特征是:刈割采收后,留茬5 cm~10c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生動物收捕,其特征是:魚、蝦類使用地籠網誘捕,螺類使用抄網和徒手采捕;起捕規格以達到初次性成熟為準,捕大留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石屋坑冷水魚家庭農場有限公司,未經黃山石屋坑冷水魚家庭農場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997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提高泉水草魚存活率的方法
- 下一篇:基質栽培種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