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風電或光電發電出力特性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59555.1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70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1 |
| 發明(設計)人: | 姬生才;吳來群;王社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46 | 分類號: | H02J3/46;H02J3/3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蔣姝泓 |
| 地址: | 71006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電 發電 出力 特性 評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風電或光電發電出力特性評價方法,該方法所采用的評價體系包括四類一級指標,每個一級指標各含有若干二級指標,各指標分別體現了發電的綜合特性和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該方法首先分別求取各二級指標,然后依次確定各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的權重,再按照各指標占的權重求取總評分。通過本發明的評價方法可全面認識風光電發電出力特性,為進一步優化電源結構、促進電力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電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風電或光電發電出力特性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光伏、風電發電出力存在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等不穩定特點,大規模風光電并網對電力系統電網建設、電源結構配置和運行調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便于電力系統內可調節電源更好配合風光電運行,需要對風光電發電出力特性進行系統全面認識,以促進新能源穩定可持續發展。
目前,國內學者吳興泉采用月均出力、典型日出力過程及出力過程一階差分等方法對風光電年、季、日出力特性及波動性進行了描述(吳興泉.風光發電特性研究及其對地區電網的影響[D].南京:東南大學,2014);田曉軍等采用年出力累積曲線、最大出力概率、月最大出力、日出力等指標或方法對風電年、月、日出力特性進行了分析(田曉軍,劉勇,夏保安.風電出力特性研究[J].河北省科學院學報,2010,27(4):43-47.);辛松旭等對酒泉風電基地出力的季特性、日特性、出力分布、保證容量、出力變化率等進行了分析(辛松旭,白建華,郭雁珩.甘肅酒泉風電特性研究[J].能源技術經濟,2010,22(12):16-20.);張雪莉等采用波動率、負荷率指標對光伏波動特性、出力特性進行了分析(張雪莉,劉其輝,馬會萌,等.光伏電站輸出功率影響因素分析[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2,28(5):75-81.)。目前,國內學者對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出力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風光電出力過程、波動性等特性,而且尚未形成一套系統評價風光電出力間歇性、隨機性、波動性等特性的指標體系及相應評價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電或光電發電出力特性評價方法,解決現有評價方法評價具有局限性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風電或光電發電出力特性評價方法,采用以下評價指標體系,所述體系包括四類一級指標,每個一級指標各含有若干二級指標,兩級指標共同構成所述評價指標體系;
其中,一級指標為:綜合特性指標、隨機性指標、間歇性指標、波動性指標;綜合特性指標下的二級指標為:經濟上網容量、經濟上網容量對應累積電量比例、電量利用率;隨機性指標下的二級指標為:設計保證率與保證出力、有效容量;間歇性指標下的二級指標為:風電場反調峰率與調峰棄風率、出力連續;波動性指標下的二級指標為:出力變率、不均衡率;
分別求取各二級指標隸屬度,然后依次確定各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的權重,再按照各指標所占的權重求取總評分。
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各二級指標的求取為根據隸屬度函數求取該指標隸屬度γ,其中,數值越大越優的指標采用漸增隸屬度公式(1)求取,數值越小越優的指標采用漸減隸屬度公式(2)求取,數值越居中越優的指標采用居中隸屬度公式(3)求取,
式中,Xi為指標自變量,S1和S2為常數。
所述總評分的求取采用公式(10)~公式(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95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