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螺旋藻生物轉化天然納米硒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059552.8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90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峙;凌欽婕;黃宏任;李玉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5/748 | 分類號: | A61K35/748;A61P1/16;A61K33/04 |
| 代理公司: | 44245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紅麗;陳燕嫻 |
| 地址: | 5106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生物轉化 納米硒 螺旋藻 誘導 脂肪肝 動物實驗模型 環(huán)境污染因素 社會經濟效益 制備技術領域 保健品制劑 富硒螺旋藻 肝功能損傷 功能性食品 紅色單質硒 食品添加劑 輔助治療 肝纖維化 納米尺度 平均粒徑 球形顆粒 天然納米 氧化損傷 營養(yǎng)制劑 肝功能 肝細胞 保肝 高硒 拮抗 治療 肝炎 脅迫 應用 誘發(fā) 疾病 預防 轉化 | ||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螺旋藻生物轉化納米硒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納米硒營養(yǎng)制劑和功能性食品制備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是率先從富硒螺旋藻中通過高硒脅迫誘導制備出生物轉化納米硒(BTSNP)。制備出的紅色單質硒具有納米尺度,是平均粒徑為160±50nm的球形顆粒,硒含量不低于74%。并在動物實驗模型中進一步證明BTSNP對砷毒性誘導的肝細胞氧化損傷和肝纖維化具有拮抗和治療作用。該BTSNP主要適用于輔助治療肝炎、脂肪肝及各種環(huán)境污染因素誘發(fā)的肝功能損傷和其它相關疾病的輔助預防治療。將該本發(fā)明轉化成保肝護肝功能食品添加劑或保健品制劑,將產生較大規(guī)模的社會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納米硒營養(yǎng)制劑和功能性食品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的螺旋藻生物轉化天然納米硒及其制備方法與拮抗肝損傷的應用。
背景技術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吸蟲病以及環(huán)境污染物誘發(fā)的肝損傷等危害嚴重。肝細胞氧化損傷和炎癥反應觸發(fā)的肝組織結構與功能異常,以及繼發(fā)慢性肝纖維化是所有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生理機制,而且是最終造成肝硬化和原發(fā)性肝癌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慢性肝病從本質上講屬炎癥性疾病,尚缺乏根治手段。臨床治療視不同病因在病患急性發(fā)作期以支持治療為主,著重控制癥狀促進病情恢復,防止病情發(fā)展。針對慢性轉變期后,則以飲食調理,合理選擇藥物輔助治療,以保肝護肝改善肝功能恢復原則。目前有大量保肝護肝藥,主要用于保護肝臟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肝臟解毒能力、調節(jié)代謝和能量供應。如通常使用的肝維樂、護肝片和復方益肝靈等,通常含有還原型谷胱甘肽、抗壞血酸、肌酐、輔酶Q、ATP和聯苯雙酯等有效成分。它們實際是各種肝病的通用藥物,主要從抗氧化、調節(jié)能量代謝、解毒和降低轉氨酶等方面起輔助治療作用。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硒(selenium,Se)在體內以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ys)形式,通過構成數十種重要硒蛋白(selenoprotein)或硒酶(selenoenzyme)的功能活性中心而發(fā)揮作用。缺硒與肝壞死病、肝炎感染及預后、肝纖維化和肝癌的發(fā)生均有明顯關系。已經確認的人體25種硒蛋白對機體調節(jié)氧化還原平衡、激素和代謝穩(wěn)態(tài)、先天和獲得性免疫應答、炎癥反應均至關重要,從而參與腫瘤發(fā)生、心血管疾病和病毒感染等眾多疾病病理生理過程。硒的抗氧化作用突出表現在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家族、硫氧還蛋白還原酶(TrxR)家族以及含有-CXXU-基序硒蛋白成員的活性Se-Cys功能上。另外,硒蛋白P、內質網15KD硒蛋白和細胞核硒蛋白H也對細胞內微區(qū)氧化還原平衡起重要調節(jié)作用。我們的研究結果還表明,硒蛋白K通過調節(jié)鈣流信號在機體天然免疫炎癥調控中起特定作用。因此,合理利用硒的營養(yǎng),研發(fā)新的活性硒形態(tài),增強硒蛋白質的功能,將是拮抗和治療慢性肝病的合理策略。
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SP)被譽為“21世紀最佳食品”,富含優(yōu)質蛋白,無任何毒副作用。我們長期致力于生物體活性硒形態(tài)的鑒定、作用機制和應用開發(fā)研究,發(fā)現螺旋藻具有富集和轉化無機硒產生活性含硒蛋白的能力,并已成功研制富硒螺旋藻(Seenriched Spirulina platensis,Se-SP)及活性含硒藻藍蛋白多肽,證明富硒螺旋藻是優(yōu)良的天然有機硒營養(yǎng)源。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本發(fā)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螺旋藻生物轉化天然納米硒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在富硒螺旋藻養(yǎng)殖技術基礎上,以高密度活體螺旋藻細胞作為納米硒生物轉化反應器,發(fā)明高效大量制備螺旋藻生物轉化天然納米硒BTSNP的技術方法。在富硒螺旋藻的培養(yǎng)過程中我們首次鑒定和表征了螺旋藻生物轉化天然納米硒(BTSNP)形態(tài),初步證明BTSNP是一種新型生物活性硒源,具有藥物載運、緩釋和免疫細胞親嗜等良好特性,顯示出較好的抗氧化和抗炎癥效應。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批量提供所述的螺旋藻生物轉化天然納米硒BTSNP。一方面解決富硒螺旋藻培養(yǎng)時添加的無機硒元素在培養(yǎng)液中大量流失問題及潛在環(huán)境危害風險;另一方面通過開展BTSNP在功能食品、營養(yǎng)保健品、復方藥物成分或候選藥物等方面的轉化應用,提升富硒螺旋藻產業(yè)創(chuàng)新性和附加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95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益生菌潰瘍貼
- 下一篇:中藥破壁飲片的制備方法及其制備的中藥破壁飲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