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信的方法、裝置、通信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8923.0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92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鄭二亞;湯祥云;郭致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晶曦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70 | 分類號: | H04W4/70;H04W4/80;H04W4/06;H04W40/02;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備節點 數據包 目標地址 傳輸路徑 存儲介質 連接設備 通信連接 通信設備 通信 轉發 人機交互性能 抗干擾能力 數據包獲取 接收終端 節點發送 人機交互 紫蜂技術 軟硬件 跳頻 組網 網絡 響應 廣播 混亂 開發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通信的方法、裝置、通信設備及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設備節點接收終端和/或與所述設備節點通信連接的第一連接設備節點發送的數據包;所述設備節點根據所述數據包獲取目標地址;當所述數據包中的目標地址非所述設備節點的本地地址時,所述設備節點根據所述目標地址確定傳輸路徑,將所述數據包采用跳頻的方式按照所述傳輸路徑轉發給與所述設備節點通信連接的第二連接設備節點,解決現有技術中設備節點通過廣播的形式轉發數據包時引起的通信不穩定和混亂,以及其采用紫蜂技術組網時難以實現人機交互的問題,以實現提高網絡的抗干擾能力,縮短網絡中設備節點的響應時間,降低軟硬件的開發成本,增強人機交互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信的方法、裝置、通信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的低功耗藍牙設備節點大多是通過智能終端中的藍牙功能單獨控制的,因此,低功耗藍牙設備節點可以很方便的和智能終端進行交互,其便利性和可操作性較強。但是智能終端要實現對低功耗藍牙設備節點的有效控制,必須要求智能終端和低功耗藍牙設備節點保持在一定的通訊范圍內。由此可見,智能終端采用低功耗藍牙技術控制低功耗藍牙設備節點時極易受通訊距離的限制。針對通訊距離受限的問題,目前也有通過設備節點轉發的方式來增大通訊距離的方法,但是這種通訊方式一般只適用于低功耗藍牙設備節點較少的情況。并且,采用低功耗藍牙技術控制低功耗藍牙設備節點時,對低功耗藍牙設備節點的數量限制較大,一個藍牙微微網最多只支持8個低功耗藍牙設備節點,即便低功耗藍牙設備節點之間通過廣播的形式進行轉發,但由于廣播的局限性會導致通信的擁擠,從而引起通信的不穩定和混亂等問題。
紫蜂zigbee也是目前物聯網中較為常用的通信方式,ZigBee技術是一種短距離、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實現組網通信,具有距離短、低功耗、自組織、低數據率等特點,適用于數據采集和控制領域。雖然zigbee最大支持六萬多個節點,但zigbee難以提供便利的對設備節點的控制功能,因此具備較差的人機交互體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通信的方法、裝置、通信設備及存儲介質,實現提高網絡的抗干擾能力,縮短網絡中設備節點的響應時間,降低軟硬件的開發成本,增強人機交互性能。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信的方法,包括:
設備節點接收終端和/或與所述設備節點通信連接的第一連接設備節點發送的數據包;其中,所述數據包由所述終端通過廣播方式發送,或者,所述數據包由所述第一連接設備節點采用跳頻的方式發送;
所述設備節點根據所述數據包獲取目標地址;
當所述數據包中的目標地址非所述設備節點的本地地址時,所述設備節點根據所述目標地址確定傳輸路徑,將所述數據包采用跳頻的方式按照所述傳輸路徑轉發給與所述設備節點通信連接的第二連接設備節點。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通信的裝置,應用于設備節點中,包括:
數據包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終端或與所述設備節點通信連接的第一連接設備節點發送的數據包;其中,所述數據包由所述終端通過廣播方式發送,或者,所述數據包由所述第一連接設備節點采用跳頻的方式發送;
地址獲取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數據包獲取目標地址;
數據包轉發模塊,用于當所述數據包中的目標地址非所述設備節點的本地地址時,所述設備節點根據所述目標地址確定傳輸路徑,將所述數據包采用跳頻的方式按照所述傳輸路徑轉發給與所述設備節點通信連接的第二連接設備節點。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通信設備,所述通信設備包括: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存儲裝置,用于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晶曦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晶曦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89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