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原位形成TiC增強高鉻鑄鐵耐磨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7981.1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6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世波;姜吉鵬;陸曉剛;胡樹郡;周洋;李翠偉;黃振鶯;翟洪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37/06 | 分類號: | C22C37/06;C22C3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輝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鉻鑄鐵 制備 原位形成TiC 耐磨材料 石墨模具 復合材料 爐溫 保溫 合成材料 規模化生產 金屬結合 所用設備 綜合性能 氬氣氣氛 高溫爐 瑪瑙球 重量比 放入 粉料 混料 細化 模具 冷卻 陶瓷 施加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原位形成TiC增強高鉻鑄鐵耐磨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具體地,以Ti3AlC2和高鉻鑄鐵粉為原料,其中Ti3AlC2的含量為5~30wt.%;將上述瑪瑙球和配料按照重量比2:1放入球磨罐中混料5~10小時;將上述混好的配料放入石墨模具內,將石墨模具置于高溫爐中,在氬氣氣氛下,以5~30℃/分鐘的升溫速率將爐溫升至1200~1500℃,保溫0~30分鐘后,繼而降溫至1000~1300℃,同時對模具中的粉料施加0~30MPa壓力并保溫30~90分鐘,最后隨爐溫冷卻至室溫,得到TiC增強高鉻鑄鐵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材料中TiC顆粒細小,在基體中分布均勻,細化了高鉻鑄鐵結構,而且TiC與基體形成較強的陶瓷/金屬結合界面,提高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該方法具有所用設備簡單,合成材料時間短,適用于規模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耐磨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原位形成TiC陶瓷顆粒增強高鉻鑄鐵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鉻鑄鐵是一種優良的耐磨材料,被廣泛應用于破碎、研磨、擠壓、物料輸送等機械和冶金設備,如磨輥、襯板、磨球、軋輥等。高鉻鑄鐵的耐磨性主要來自于基體中碳化物M7C3(M=Fe,Cr)的貢獻。但M7C3碳化物極易形成粗大晶粒導致高鉻鑄鐵低強度和低韌性,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斷裂等問題。為細化M7C3組織結構,提高高鉻鑄鐵的耐磨性,延長部件使用壽命,許多措施如快速降溫來抑制碳化物的生長(文獻1,J.Mater.Sci.1983;18:483)、添加合金和稀土元素來細化碳化物M7C3(文獻2,Mater.Sci.Technol.1989;5:918;文獻3,Mater.Sci.Eng.A 2005;398:297;文獻4,Mater.Lett.2008;62:3024)等被采用,但細化M7C3的效果不明顯。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7058856A)提出了一種制備高鉻鑄鐵的制備方法,包括爐前處理、澆注、熱處理的制備步驟,對提高高鉻鑄鐵的耐磨性有一定效果,但沒有解決碳化物粗大的問題。另外,在高鉻鑄鐵中添加Al2O3,TiC,Si3N4,ZrO2等陶瓷顆粒,也是不錯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細化微觀組織,提高材料的耐磨性,但是添加的陶瓷顆粒在基體中分布不均勻以及陶瓷/金屬界面不潤濕難以形成較強的結合界面,又成為新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高鉻鑄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原位形成TiC顆粒增強高鉻鑄鐵耐磨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以高鉻鑄鐵粉和Ti3AlC2為前驅體粉,通過粉末冶金技術,獲得綜合性能優良的高鉻鑄鐵復合材料。原位形成的TiC顆粒主要來源于Ti3AlC2三元碳化物的分解。原位形成的TiC顆粒細小,在高鉻鑄鐵中分布均勻;原位形成的TiC屬于缺C型化合物,與含鐵基體有良好的潤濕性,從而形成較強的陶瓷/金屬結合界面,大幅度提高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耐磨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1)以Ti3AlC2和高鉻鑄鐵粉為原料,其中Ti3AlC2的含量為5~30wt.%;
(2)將上述瑪瑙球和配料按照重量比2:1放入球磨罐,在球磨機上混料5~10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79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中碳鋼免正火、退火的熔煉工藝
- 下一篇:一種耐低溫的球磨鑄鐵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