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空氣吸附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56901.0 | 申請日: | 201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00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秦艷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桐源(上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4 | 分類號: | B01J20/24;B01J20/28;B01J20/30;B01D49/00;A61L9/0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9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空氣 吸附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高效空氣吸附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1)將漿料進行精制處理后脫液濃縮,濃縮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攪拌,升溫到80℃反應1小時后,中和濃縮至25重量%濃度的纖維漿粕;(2)加入硝酸銀和硝酸鑭混合溶液進行充分混合后,解纖得到微纖絲植物纖維漿料;(3)纖維漿粕與發酵母液攪拌混合,接入木醋桿菌通氣培養,加入微纖絲植物纖維漿料攪拌均勻,靜態培養得到細菌纖維素交聯的膠狀液體;(4)膠狀液體中,加入填充劑攪拌均勻后,加入NaOH溶液,處理后過濾清洗干凈造粒。本發明的產品實現對PM2.5等有害微粒的超強吸附能力,同時具有殺菌效果,同時其原料天然環保,制備條件簡單溫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效空氣吸附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空氣凈化吸附材料是指主要用于家居生活之中用來治理室內環境污染的吸附材料。主要有:活性硅、活性炭、活性氧化鋁。
空氣凈化吸附材料一般具有一下特點:比表面極大,吸附能力強;對氣體有較高的吸附性能,能迅速吸附;環保,無污染,制造成本低。空氣凈化吸附材料可有效吸附因家居裝修而釋放出來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質。室內空氣污染現象目前廣泛存在于居室等各種封閉的建筑物中, 惡劣的室內空氣正在給人類的健康帶來嚴重危害。1997 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世界環境大會指出: 室內空氣污染比室外空氣污染更嚴重。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在世界許多國家都受到了高度重視, 歐洲、北美和日本等國家從20 世紀80 年代開展了室內環境質量的研究工作。
我國是一個癌癥高發病率的國家,幾乎五分鐘就有一個癌癥患者出現,據大量的研究報告,室內裝修、家具、電器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是現在大部分癌癥誘發的主要原因,現代人幾乎80~9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室內空氣的質量關乎著人們的健康,但是有毒有害氣體不知不覺的破壞著我們的健康。
室內有毒有害氣體包括:
醛類(甲醛為主):作為原漿毒物質,能與蛋白質結合,從新陳代謝的層面影響人體健康。低濃度甲醛會導致呼吸消化系統疾病,而高濃度的甲醛則有強致癌作用。甲醛易溶于水和有機溶劑,易附著,溫度升高容易揮發 。是長期殘留在家具和家裝上緩慢揮發致癌的有毒氣體之一;
苯和甲苯類:苯和甲苯是白細胞病變的元兇,會造成染色體病變,并且苯和甲苯屬于芳香族化合物,苯環特別穩定,在體內不易分解,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苯環類物質主要來自室內使用的油漆涂料等;
放射性氡氣:放射性的氡氣來自于建筑材料或者建筑地基,會持續性的散發放射性氣體,放射性氣體濃度過高會導致細胞癌變和基因突變,對孕婦、嬰幼兒影響尤其嚴重;
氨氮化合物:室內的氨氮化合物主要為氨氣,氨氣會對呼吸系統和粘膜系統造成破壞,而室內的氨氣主要是由建筑材料產生的。
粉塵細菌:有很多呼吸道疾病都是由空氣中粉塵上所攜帶的細菌引起的,對人類有很大威脅。
目前市面上的空氣吸附材料,以活性炭和其它工業吸附材料為主,活性炭為物理吸附,其效果并不能令人滿意。而其它一些工業制造的吸附材料如硅膠、分子篩等,其吸附效果好,但是其本身難以降低,不環保且成本較高。因此急需開發一種具有高吸附效力,同時天然環保的吸附材料。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通過生物學方法制備得到一種高效吸附材料,其具有超高吸附效力和殺菌效果,同時其原料天然環保,制備條件簡單溫和。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空氣吸附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將針葉樹未漂白牛皮漿的漿料進行精制處理后脫液濃縮,濃縮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攪拌,升溫到80℃反應1小時后,中和濃縮至25重量%濃度的纖維漿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桐源(上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桐源(上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69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