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貼合方法及其貼合的液晶顯示屏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55436.9 | 申請日: | 2018-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338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耀文;王艷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電(河源)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 | 分類號: | G02F1/13;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沃園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徐翔 |
| 地址: | 517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貼合 方法 及其 液晶顯示屏 | ||
1.一種貼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S1:在偏光片的下表面粘附有光學膠,同時控制粘合環境處于無塵狀態,并將環境溫度控制在18°~26°之間;
S2:控制膠輥下壓,其下壓壓力控制在0.1~0.2MPa之間;
S3:在膠輥的下壓位置處設置有注射器,注射器與膠輥實現同步移動;
S4:隨著水平移動的膠輥將粘附有光學膠的偏光片粘附在液晶盒的玻璃基板上;并在水平移動的同時,注射器在偏光片與玻璃基板的兩側處注射有助黏劑,助黏劑滲透到偏光片與玻璃基板之間的氣泡中;
S5:利用紫外線燈照射,固化偏光片與玻璃基板之間的光學膠和助黏劑;
還包括步驟S6:利用異丙醇溶液對偏光片與玻璃基板兩側的多余助黏劑進行清潔;
所述光學膠設為固態的OCA光學膠,所述助黏劑設為液態的OCR光學膠。
2.一種貼合的液晶顯示屏,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合方法組裝的液晶顯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偏光片、液晶盒、底偏光片和背光板,所述面偏光片設置在液晶盒的上方,背光板設置在液晶盒的下方,所述背光板與液晶盒之間設置有底偏光片;所述液晶盒包括面玻璃基板、液晶層和底玻璃基板;所述面偏光片通過所述貼合方法貼附在面玻璃基板的上方,在底玻璃基板的下表面通過所述貼合方法貼附有底偏光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貼合的液晶顯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玻璃基板的內側面設置有彩色濾光膜,所述彩色濾光膜采用低延遲量設計,延遲量設計值設置為小于3nm;所述液晶層的延遲量設置為300~370n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貼合的液晶顯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玻璃基板的內側面設置有像素電極,所述像素電極設置為水平橫向柵條狀結構,像素電極的柵條排列方向與液晶盒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貼合的液晶顯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偏光片包括防反射涂層、防眩光涂層、三醋酸纖維素(TAC)和聚乙烯醇(PVA);所述防反射涂層和防眩光涂層涂覆依次在上層三醋酸纖維素(TAC)的上表面,聚乙烯醇(PVA)位于兩層三醋酸纖維素(TAC)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貼合的液晶顯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偏光片包括三醋酸纖維素(TAC),聚乙烯醇(PVA),光學補償膜;其中聚乙烯醇(PVA)位于兩層三醋酸纖維素(TAC)之間,光學補償膜位于三醋酸纖維素(TAC)和底玻璃基板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貼合的液晶顯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包括聚光膜層、基礎層和背光外框,所述聚光膜層和基礎層由上至下疊放在背光外框中;所述聚光膜層包括一層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BEF)和一層超微距多晶體結構增亮膜(BEF),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BEF)和超微距多晶體結構增亮膜(BEF)依次設置在基礎層上方;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BEF)的透光軸與底偏光片的透光軸互相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電(河源)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精電(河源)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543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晶模組色度值采集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可調太赫茲超材料吸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