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排氣后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4823.0 | 申請日: | 2018-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564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聰;李軍良;吳健;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納克(蘇州)排放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3/20 | 分類號: | F01N3/20;F01N3/28;F01N1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隆起 混合腔 排氣后處理裝置 后處理組件 第二空間 第一空間 排氣出口 排氣入口 氣流混合 組件包括 均勻性 凸伸 尿素 蒸發 | ||
一種排氣后處理裝置,其包括第一后處理組件、排氣入口、第二后處理組件、排氣出口以及混合腔組件。所述混合腔組件包括第一空間、第二空間以及第三空間,所述第一空間的頂部與所述第三空間相連通,所述第二空間的頂部與所述第三空間也相連通。所述混合腔組件設有從底部凸伸入所述第三空間中的第一隆起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隆起部下方的第二隆起部,以在所述第一隆起部與所述第二隆起部之間形成第四空間。如此設置,增加了尿素蒸發的距離和時間,提高了氣流混合的均勻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排氣后處理裝置,屬于發動機排氣后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研究表明排氣后處理系統(例如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SCR系統)管路中氨分布的均勻程度對系統的整體性能和耐久性能有重要的影響。如果氨氣(NH3)分布不均勻會導致氮氧化合物(NOx)轉化效率過低,如果為了滿足排放性能而增加尿素噴射量則易造成氨泄漏污染。同時尿素液滴在接觸到溫度較低的壁面時容易沉積,形成結晶嚴重時會堵塞排氣管、導致發動機動力性能下降。提高氨氣分子的混合均勻性可以有效提高尿素利用率,降低尿素噴射量從而降低尿素結晶的風險。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氨氣分子混合均勻性的排氣后處理裝置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發動機的排氣與尿素液滴混合均勻的排氣后處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排氣后處理裝置,其包括第一后處理組件、與所述第一后處理組件相連通的排氣入口、與所述第一后處理組件并排布置的第二后處理組件、與所述第二后處理組件相連通的排氣出口以及連接所述第一、第二后處理組件的混合腔組件,所述混合腔組件包括殼體以及位于所述殼體內的混合器,其中所述殼體設有第一開口、位于所述第一開口的旁側的第二開口以及用以安裝尿素噴嘴以向所述混合器上噴射尿素液滴的安裝座,所述混合器包括與所述第一開口相連通的第一進口與第二進口、位于所述第一進口的內側的第一空間、位于所述第二進口的內側的第二空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第二空間之間的第三空間;所述混合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進口與所述第一空間之間的第一分隔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進口與所述第二空間之間的第二分隔壁,所述第一分隔壁設有連通所述第一進口與所述第一空間的若干第一開孔,所述第二分隔壁設有連通所述第二進口與所述第二空間的若干第二開孔;所述第一空間的頂部與所述第三空間相連通,所述第二空間的頂部與所述第三空間也相連通;所述混合器設有凸伸入所述第三空間中的第一隆起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隆起部下方的第二隆起部,以在所述第一隆起部與所述第二隆起部之間形成第四空間;所述第一隆起部設有第一側邊以及第二側邊,所述第一側邊設有連通所述第三空間與所述第四空間的若干第一穿孔,所述第二側邊設有連通所述第三空間與所述第四空間的若干第二穿孔,所述第四空間從兩側以形成雙旋流的方式進入所述第二開口中。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混合器設有與所述第一分隔壁相固定的第一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隔壁的內側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空間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與所述第一分隔壁之間;所述第一部分與所述第一分隔壁之間定義了第一旋流方向。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混合器設有與所述第二分隔壁相固定的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二弧形壁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分隔壁的內側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空間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與所述第二分隔壁之間;所述第二部分與所述第二分隔壁之間定義了第二旋流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旋流方向為順時針或者逆時針中的一個,所述第二旋流方向為順時針或者逆時針中的另一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弧形壁還包括自所述第一部分反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直接或者間接固定于所述殼體的內壁,使得所述第一進口在此處密閉;所述第二弧形壁還包括自所述第二部分反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直接或者間接固定于所述殼體的內壁,使得所述第二進口在此處密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納克(蘇州)排放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天納克(蘇州)排放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48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排氣后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金屬載體的破孔型波紋金屬箔帶及其成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