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工業煤粉有機熱載體鍋爐的下部盤管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4817.5 | 申請日: | 2018-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34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蘇強;黃武;李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工業鍋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31/08 | 分類號: | F22B31/08;F22B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陳亮 |
| 地址: | 201501 上海市金山區金***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熱載體鍋爐 工業煤 下部盤 螺旋狀管道 進油集箱 連續彎曲 使用壽命 維修方便 進口處 受熱面 引出管 管壁 盤管 鍋爐 加工 出口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工業煤粉有機熱載體鍋爐的下部盤管,該盤管為經過連續彎曲加工形成的螺旋狀管道組合,每圈管道的管壁之間保持間隙,管道的進口處連接進油集箱,出口由引出管引出與其余受熱面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使用壽命長、安全可靠、使用范圍廣、鍋爐性能好、維修方便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盤管,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工業煤粉有機熱載體鍋爐的下部盤管。
背景技術
目前,工業煤粉有機熱載體鍋爐大多采用的方盤管形式的爐膛,不論其燃燒方式采用對沖布置、前置、底置或者頂置,其爐膛下部落灰口均是處于大面積敞開式,因此很多鍋爐廠采用底部大量采用絕熱材料,布置多根落渣管;或者采用在方形的盤管下部接口收縮制造一個很大的絕熱型落渣斗,作為落渣使用;其缺點是現場的絕熱材料使用量很大,工程量也較大,并且使用過程中,采用底部大量絕熱材料和盤管下部接口收縮制造一個很大的絕熱型落渣斗,由于鍋爐運行中,管內工質溫度較高,負壓配風等導致火焰控制不當,造成下部溫度過高,產生結焦,甚至造成大面積耐火材料脫落,導致外側密封板全部損毀,造成鍋爐無法正常運行。
中國專利CN104791748A公開了帶埋管及蒸發盤管的雙直流循環流化床注汽鍋爐,屬于油田注汽鍋爐技術領域。為解決現有自然循環的油田注汽鍋爐存在水冷壁管內壁易結鹽垢,長期下去會導致傳熱惡化而爆管問題。埋管布置在爐體內的低速床內,蒸發盤管環繞爐體的內周側壁纏繞構成爐膛水冷壁,蒸發盤管與上匯集集箱連通,上匯集集箱與汽包內的汽水分離器連通;進入汽包內的汽水混合物經汽水分離器進行汽水分離,分離出的水進入汽包的水空間,分離出的蒸汽進入汽包的汽空間,汽包的水空間與蒸發器連通,蒸發器通過連接管四與外置式離心分離器連通,外置式離心分離器通過連接管七與混合器連通,過熱器的過熱蒸汽出口與混合器連通;汽包的汽空間與過熱器的進氣口連通。本專利用于高效煤粉有機熱載體爐的下部爐膛空間,爐管內走的有機熱載體,控制3.0m/s左右的流速,有效的防止有機熱載體會發生變質;控制合理的介質流阻,不會增加系統的功耗;也能有效的加強傳熱;下部盤管配合上方燃燒器火焰做成合理的梯形狀(保證火焰不會貼壁),下部連接爐膛落渣口,大大減小爐膛落渣口尺寸,使之絕熱面積減少,大大延長落渣口的使用壽命;下部盤管進油后,上部出油與鍋爐上部盤管有效過渡和連接,保證鍋爐整個系統的流動順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安全可靠、使用范圍廣、鍋爐性能好、維修方便的用于工業煤粉有機熱載體鍋爐的下部盤管。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工業煤粉有機熱載體鍋爐的下部盤管,為經過連續彎曲加工形成的螺旋狀管道組合,每圈管道的管壁之間保持間隙,管道的進口處連接進油集箱,出口由引出管引出與其余受熱面連接,進油集箱多為采用流程起點,有效的降低了下部盤管溫度,使之結焦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出口采用若干根盤管引出,也是對結構布置的多樣性提供方便。
優選地,管壁之間的間隙為8-10mm。
優選地,管壁之間的間隙通過圓鋼或扁鋼進行全焊透密封,采用與鋼管進行焊接密封的方式,既增加傳熱面積,也保證盤管整體性。
優選地,該下部盤管在縱向的截面形狀呈等腰梯形,將下部盤管做成梯形狀,下部連接爐膛落渣口,大大減小爐膛落渣口尺寸,使之絕熱面積減少,大大延長落渣口的使用壽命,保持鍋爐的穩定性。
優選地,等腰梯形的兩側邊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大于55°。
更加優選地,等腰梯形的兩側邊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56-65°。
最優選地,等腰梯形的兩側邊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0°,保證此處形成良好的落渣角度,便于出渣。
優選地,該下部盤管固定在鍋爐底部的鋼架上,下部還連接爐膛落渣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工業鍋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工業鍋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48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余熱回收蒸汽生產汽水系統
- 下一篇:余熱鍋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