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板機鎖模控制系統及其油路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4515.8 | 申請日: | 2018-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8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歐任伍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任伍 |
| 主分類號: | B29C45/67 | 分類號: | B29C45/67;B29C45/82;B22D17/26;B22D1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板機 控制系統 及其 油路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二板機鎖模控制系統及其油路控制方法,涉及注塑、壓鑄成型設備技術領域。其中,二板機鎖模控制系統包括:主切斷閥設置在主油路上,主切斷閥控制主油路與第一油路的通斷;開關閥與鎖模油缸組件連接并形成執行單元;當任意一個開關閥關閉時,關閉的開關閥將主油路中的油液導回主油路,將與之對應的鎖模油缸組件中的油液導回鎖模油缸組件,實現將主油路與鎖模油缸組件的關閉;泄壓單元控制主油路與回油路的通斷;還包括應用于二板機鎖模控制系統的油路控制方法。本發明能夠實現對抱閘位置的精確定位,對系統的合理保壓,控制系統設計更加合理、可靠,成本更低,有效地提高了二板機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注塑、壓鑄成型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二板機鎖模控制系統及其油路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塑料加工、金屬壓鑄及橡膠加工行業中,涉及注塑成型設備、壓鑄成型設備所使用的鎖模機構大多采用二板式(簡稱二板機)。二板式鎖模機構由于其結構簡單緊湊、易于使用而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二板機的開合模是一個循環過程,每一個周期包括合模、鎖模、油缸復位、抱閘、高壓鎖模、注射、泄壓及開模等動作,在模具關閉后,二板機供給模具足夠的鎖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進入模腔產生的模腔壓力,避免模具開縫而導致產品不合格的現象發生。現有的二板機通常采用液壓系統進行控制。二板機抱閘位置的精確控制和保持是整個二板機性能的核心。
現有技術中,影響二板機性能的主要問題有:
(1)控制二板機抱閘位置的系統穩定性較差,且設計復雜的液壓系統及管路布置使外觀龐大,所需液壓元件數量多導致成本更高;
(2)現有鎖模控制系統在進行鎖模操作時,通常采用零泄漏閥對鎖模油缸進行密封,從而實現對抱閘組件的精準定位,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根本無法保證沒有泄露,因此抱閘組件的定位不夠精確,影響整個二板機的性能。
(3)在完成鎖模操作后,現有技術通常采用分別對多個鎖模油腔分別進行密封進而實現保壓的方法,而各個鎖模油腔分別保壓,各個油腔之間并不連通,這種結構導致多個鎖模拉桿受力不一致,無法實現鎖模力的絕對均勻,影響整個二板機的性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二板機鎖模控制系統及其油路控制方法,能夠實現對抱閘位置的精確定位,對系統的合理保壓,控制系統設計更加合理、可靠,成本更低,有效地提高了二板機的性能。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二板機鎖模控制系統,包括:進油路、主油路和回油路,在進油路上設置有換向閥,進油路和主油路之間連通有第一油路,鎖模油缸組件一端與主油路連通,另一端通過第二油路與回油路連通,還包括:
主切斷閥,主切斷閥設置在主油路上,主切斷閥控制主油路與第一油路的通斷;
開關閥,開關閥與鎖模油缸組件連接并形成執行單元,多個執行單元相互并聯形成執行單元組件,執行單元組件的一端與主油路連通,執行單元組件的另一端與第二油路連通;
當任意一個開關閥關閉時,關閉的開關閥將主油路中的油液導回主油路,將與之對應的鎖模油缸組件中的油液導回鎖模油缸組件,實現將主油路與鎖模油缸組件的關閉;
泄壓單元,泄壓單元控制主油路與回油路的通斷。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鎖模油缸組件設置有鎖模活塞桿,鎖模活塞桿將缸體分成鎖模油腔和脫模油腔兩部分,鎖模油腔的受壓面積大于脫模油腔的受壓面積,脫模油腔一側的活塞桿伸出端連通抱閘組件和位移傳感器,鎖模活塞桿帶動抱閘組件往復移動,抱閘組件實現開閘或者抱閘動作。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開關閥為換向閥,開關閥的進油口與主油路連通,開關閥的出油口與鎖模油腔連通,開關閥的靠近進油口一側的工作腔油口與鎖模油腔連通,開關閥的靠近出油口一側的工作腔油口與主油路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任伍,未經歐任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45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