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授時系統以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3273.0 | 申請日: | 2018-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61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輝;邱文才;吳繼華;陳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英特瑞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J3/06 | 分類號: | H04J3/06;H04L7/033;G04R20/02;G04G5/00;G04G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曲衛濤 |
| 地址: | 518054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收機 數字時鐘 參考源 授時信息 天線 授時系統 授時裝置 傳輸 轉換 通信系統技術 接收機連接 傳輸路徑 時鐘信息 天線設置 同軸電纜 相鄰設置 通信系統 鄰近 | ||
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通信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授時系統以及方法。該授時系統包括:天線;鄰近天線設置并連接的接收機,接收機通過天線獲取標準授時信息,并將標準授時信息轉換為數字時鐘參考源信息進行傳輸;與接收機連接的本地授時裝置,本地授時裝置用于接收數字時鐘參考源信息,并根據數字時鐘參考源信息為外界的通信系統提供標準的時鐘信息。由于天線和接收機相鄰設置,且接收機將標準授時信息轉換為數字時鐘參考源信息后再進行傳輸,所以天線和接收機之間的傳輸路徑很短,避免了較長的同軸電纜帶來的授時偏差,且將標準授時信息轉換為數字時鐘參考源信息進行傳輸,大大提升了授時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通信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授時系統以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電子設備得到廣泛的使用。時鐘是包括通訊設備在內的所有電子設備的心臟,由于通訊領域里信息的傳遞是通過頻分復用和時分復用技術實現的,因此無論是對傳輸效率還是傳輸質量來說,定時的準確度等各項指標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旦時鐘指標不符合要求,通訊設備輕則異常,重則癱瘓。
請參閱圖1,圖1是現有技術中基于GNSS衛星定位系統的授時方案,該授時方案采用GNSS天線和GNSS接收機來獲取時鐘參考源,GNSS天線和GNSS接收機之間通過同軸電纜連接,其中,時鐘參考源包括1PPS(Pulse Per Second,秒脈沖)和TOD(Time of Day,標準當前時刻),GNSS接收機獲取到的時鐘參考源并不能直接滿足通信系統的應用,因此會首先通過鎖相環電路進行馴服,馴服后的時鐘通過時鐘分發模塊提供給通信系統的各個模塊。
請參閱圖2,圖2是現有技術中基于GNSS的授時系統的應用場景,通常情況下,為保證GNSS衛星定位系統的正常工作并保證時鐘參考源的更好性能,GNSS天線放置的位置需要保證三分之二的天空是可見的,在城市建筑的密集區域,高建筑物的樓頂就成為比較理想的GNSS天線安裝位置。而為了保證授時設備或者通信設備的可靠的工作環境,這些設備通常放置在室內。這種應用場景下,就需要同軸電纜來實現GNSS天線和本地授時系統的連接,同軸電纜的長度可以達到幾十米。
本發明的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中存在以下問題:在現有技術中,4G及4G以前的無線通信系統對于時鐘相位的同步要求都是us級的,只要本地主時鐘授時小于100ns或者50ns的就可以滿足需求,但著眼于5G通信系統的授時需求將達到ns級,而目前由于天線與接收機之間都通過較長的同軸電纜連接,同軸電纜中的延時對本地時鐘授時的精度造成較大影響,因此,因此能夠提供一種授時系統以滿足更高的授時精度是尤為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授時系統以及方法,該系統中天線與接收機之間相鄰設置,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天線與接收機之間通過較長的同軸電纜連接而產生較大的授時偏差。
第一方面,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方式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授時系統,包括:
天線;
接收機,其鄰近所述天線設置,并與所述天線連接,所述接收機通過所述天線獲取標準授時信息,并將所述標準授時信息轉換為數字時鐘參考源信息進行傳輸;
本地授時裝置,其與所述接收機連接,所述本地授時裝置用于接收所述數字時鐘參考源信息,并根據所述數字時鐘參考源信息為外界的通信系統提供標準的時鐘信息。
可選的,所述數字時鐘參考源信息包括秒脈沖和標準當前時刻。
可選的,所述本地授時裝置包括測量補償模塊和鎖相環電路,所述測量補償模塊與所述接收機連接,所述測量補償模塊用于接受所述數字時鐘參考源信息,以及,根據從所述接收機傳輸至所述本地授時裝置所需的時間差對所述秒脈沖進行時間補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英特瑞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英特瑞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32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