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氣豎井隔板耐火性能檢測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2495.0 | 申請日: | 2018-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959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佳慶;張博思;范明豪;李偉;汪書蘋;孫韜;蘇雅;韓玉炎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1/12 | 分類號: | G01N31/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志興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豎井 隔板 電氣豎井 耐火性能 分隔 電纜橋架 豎直隔板 水平隔板 檢測 氣體檢測系統 上下兩個區域 溫度傳感器 火源系統 火災場景 內部設置 強電電纜 弱電電纜 豎直設置 相關組件 隔熱性 起火 場景 封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氣豎井隔板耐火性能檢測平臺,包括封閉的立方體豎井,從豎井正面看,豎井設置有一水平隔板將豎井分隔為上下兩個區域,水平隔板下方區域被一豎直隔板分隔為左右兩個區域;豎直隔板兩側分別豎直設置有一連接豎井底部到頂部的電纜橋架,兩個電纜橋架內分別設置有強電電纜和弱電電纜;豎井內被兩個隔板分隔開的三個區域內分別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和氣體檢測系統;豎井內部設置有火源系統。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電氣豎井隔板耐火性能檢測平臺的優點在于:綜合考量了隔板的隔熱性、完整性、穩定性,使用方便,隔板與豎井及相關組件便于更換,既能模擬真實起火場景也能根據需要提供某一特定條件下的火災場景,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氣豎井隔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氣豎井隔板耐火性能檢測平臺。
背景技術
電氣豎井布線是多層和高層建筑物內垂直配電干線采用的主要敷設方式,不同電壓等級、不同應用功能的電氣線路,往往具有不同安全需求。在工程中,為了防止強電對弱電的干擾、限制電氣線路故障引發火災的危害范圍,通常將不同電壓等級、不同應用功能和不同安全要求的電氣線路分別設置豎井。然而在電氣豎井實際建造中,當受到條件限制時,往往會將各類電氣線路設置在同一豎井內,一旦某條電氣線路由于故障發生火災,則很快會對同一豎井內的其他線路造成影響,并導致火勢的擴大和蔓延,當電氣豎井火災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很可能會對建筑其他區域造成威脅。因此電氣豎井內部應該在設置縱向分隔隔板,將不同類型的電氣線路進行分隔;同時還應設置橫向分隔隔板,限制電氣豎井火災中火焰和煙氣穿越不同樓層向上蔓延,以控制火勢,并緩解豎井內煙氣流動的煙囪效應。
近年來眾多的電氣豎井火災案例使得電氣豎井防火分隔受到了重視,相關規范中陸續對這一要求進行了明確,例如,現行國家標準GB 50016—2014中要求“消防配電線路與其他配電線路在同一電纜井、溝內時,應分別布置在電纜井、溝的兩側,且消防配電線路應采用礦物絕緣類不燃性電纜”,正是不同類型電氣線路消防安全需求的體現。然而在實際豎井建造過程中,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和方法還不成熟,分隔隔板所需要達到的性能指標也尚不明確,電氣豎井中不同類型線路之間貼臨設置的現象還存在。因此電氣豎井內有效的防火分隔方法及其性能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的對電氣豎井內橫向和縱向分隔隔板進行防火防煙性能檢測的平臺。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電氣豎井隔板耐火性能檢測平臺,包括封閉的立方體豎井,從豎井正面看,豎井設置有一水平隔板將豎井分隔為上下兩個區域,水平隔板下方區域被一豎直隔板分隔為左右兩個區域;豎直隔板兩側分別豎直設置有一連接豎井底部到頂部的電纜橋架,兩個電纜橋架內分別設置有強電電纜和弱電電纜;豎井內被兩個隔板分隔開的三個區域內分別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和氣體檢測系統;豎井內部設置有火源系統。
優選地,水平隔板沿水平方向與豎井活動連接,豎直隔板活動設置于水平隔板與豎井之間。
優選地,豎井正面設置有能夠活動打開的觀察門,豎井前方設置有一圖像范圍覆蓋豎井正面的攝像裝置。
優選地,所述電纜橋架為一側敞開的空心立方管體,弱電電纜和強電電纜分別通過防火綁帶固定在電纜橋架內。
優選地,所述電纜橋架活動設置于豎井內,并與水平隔板活動配合;強電電纜和弱電電纜穿過水平隔板的位置處設置有防火封堵材料。
優選地,豎直隔板兩側區域內各可拆卸的設置有一沿豎直方向設置并連接水平隔板和豎井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均勻設置有多個溫度傳感器。
優選地,所述氣體檢測系統包括煙氣采集口和氣體分析儀;豎直隔板兩側沿豎井高度方向各設置有一列均勻排列的煙氣采集口,所述煙氣采集口通過管道連接氣體分析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24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