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疲勞駕駛偵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2235.3 | 申請日: | 2018-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54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鵬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寧市齊華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00 | 分類號: | B60R1/00;B60R11/02;B60Q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530105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東盟經***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疲勞駕駛 偵測裝置 眼部圖像信息 電路板 中央處理器 疲勞檢測 抓取 車輛駕駛 提醒功能 通信連接 鏡頭 疲勞度 偵測 室內 駕駛 分析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疲勞駕駛偵測裝置,設置在車輛駕駛室內駕駛員前方,所述偵測裝置包括外殼,外殼內設置具有中央處理器的電路板、外殼上的疲勞檢測鏡頭與電路板通信連接,所述疲勞檢測鏡頭用于抓取駕駛人員眼部圖像信息,中央處理器獲取眼部圖像信息后分析疲勞度。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偵測疲勞駕駛更科學,兼具有提醒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載電子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車載疲勞駕駛偵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各類汽車的擁有量劇增和物流業不斷發展。但同時也帶給人們提出了一大安全隱患——疲勞駕駛。目前疲勞駕駛是引發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目前尚無有效的設備來偵測疲勞駕駛,只能通過駕駛時間來判斷是否疲勞,通過計時器來提醒,根據駕駛人的體質、車型以及精神狀態不同,駕駛疲勞時間也不一樣,判斷效果并不是十分準確,也不適合一些跑長途的大客車、大貨車司機的實際情況,因此該方法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通過一種車載設備來實現疲勞駕駛偵測,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
疲勞駕駛偵測裝置,設置在車輛駕駛室內駕駛員前方,所述偵測裝置包括外殼,外殼內設置具有中央處理器的電路板、外殼上的疲勞檢測鏡頭與電路板通信連接,所述疲勞檢測鏡頭用于抓取駕駛人員眼部圖像信息,中央處理器獲取眼部圖像信息后分析疲勞度。
所述偵測裝置還包括與電路板電路連接的顯示屏、全景鏡頭、喇叭,顯示屏設置在裝置的中央,全景鏡頭設置在裝置的下部,喇叭設置在裝置的左右兩側。
檢測到疲勞駕駛時,電路板執行,指令喇叭發出語音警報聲音。
進一步的, 所述偵測裝置還包括多顆紅外發射管,用于夜間照明。
進一步的,所述偵測裝置設置支架連接處,用于連接支架安裝在駕駛室內。
進一步的,所述偵測裝置還包括TF存儲卡座,用于插入存儲卡存儲錄制的視頻問題。
進一步的,所述偵測裝置還包括用于開機或關機的按鍵,按鍵所產生的電信號與電路板通信。
進一步的,所述偵測裝置還包括用于全景鏡頭攝像,可以前后左右四個方向都同時監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偵測疲勞駕駛更科學,兼具有提醒功能。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疲勞駕駛偵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如圖1所示,疲勞駕駛偵測裝置10,設置在車輛駕駛室內駕駛員前方,所述偵測裝置包括外殼,外殼內設置具有中央處理器的電路板12、外殼上的疲勞檢測鏡頭11與電路板12通信連接,疲勞檢測鏡頭11用于抓取駕駛人員眼部圖像信息,中央處理器獲取眼部圖像信息后分析疲勞度。
偵測裝置還包括與電路板電路連接的顯示屏13、全景鏡頭19、喇叭14,顯示屏13設置在裝置的中央,用于顯示錄制的視頻,全景鏡頭19設置在裝置的下部,可拍攝到裝置的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對車內進行監控,喇叭14設置在裝置的左右兩側。
檢測到疲勞駕駛時,電路板12則執行,指令喇叭14發出語音警報聲音,左右喇叭為8Ω/1W,發出的聲音音量適中,語音預先錄制存儲在電路板的存儲芯片內,觸發報警條件時,中央處理器調出存儲芯片內的語音數據發送到喇叭播放。
偵測裝置還包括多顆紅外發射管16,用于夜間照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紅外發射管是3顆940的紅外發射管。
偵測裝置設置支架連接處18,用于連接支架安裝在駕駛室內,如駕駛室的觀后鏡上,或者固定在車頂內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寧市齊華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寧市齊華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223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