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磁懸浮空軌列車懸浮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1429.1 | 申請日: | 2018-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128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錢振地;馮克敏;楊永林;胡基士;王挺;吳元光;葉光斗;王九龍;陳遜;陳珉;羅杰.古德爾;侯建平;劉鵬清;姜猛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天府軌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13/04 | 分類號: | B60L13/04;B61B1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天府大道***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鐵 導磁 懸浮系統 軌道板 懸浮架 磁懸浮 軌道梁 車體 吊臂 空軌 凸部 軌道 交通運輸設備 列車行進方向 軌道連接 兩側內壁 相對設置 正對設置 列車 無磨損 懸吊梁 空腔 豎向 下凸 緊湊 噪音 延伸 吸引 | ||
本發明涉及交通運輸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磁懸浮空軌列車懸浮系統,包括軌道梁,其內部具有空腔,軌道梁的左、右兩側內壁均設置有沿列車行進方向延伸的軌道板;還包括懸吊梁,其具有豎向的車體吊臂柱,車體吊臂柱的左、右兩側均分別設置有懸浮架;軌道板位于懸浮架上方;懸浮系統包括相對設置的導磁軌道和電磁鐵,導磁軌道連接于軌道板的底部,電磁鐵接觸于懸浮架的頂部,導磁軌道與電磁鐵相互吸引;導磁軌道的底部的左右兩端分別具有下凸的第二凸部;電磁鐵為U形,其兩端頭分別相應的其中一個第二凸部正對設置。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噪音低、無磨損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運輸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磁懸浮空軌列車懸浮系統。
背景技術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現代高科技軌道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主要由懸浮系統、推進系統和導向系統三大部分組成,通過電磁力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的無接觸的懸浮和導向,再利用直線電動機產生的電磁力牽引列車運行。
由于磁懸浮列車具有快速、低耗、環保、安全等優點,因此前景十分廣闊。常導磁懸浮列車可達400至500公里/小時,超導磁懸浮列車可達500至600公里/小時。它的高速度使其在1000至1500公里之間的旅行距離中比乘坐飛機更優越。由于沒有輪子、無摩擦等因素,它比目前最先進的高速火車少耗電30%。在500公里/小時速度下,每座位/公里的能耗僅為飛機的1/3至1/2,比汽車也少耗能30%。因無輪軌接觸,震動小、舒適性較好,可是顛波大對車輛和路軌的維修費用也要求極高。磁懸浮列車在運行時不與軌道發生摩擦,發出的噪音較低。磁懸浮列車一般以5米以上的高架通過平地或翻越山丘,從而不可避免開山挖溝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但磁懸浮列車存在造價昂貴的問題,且建設難度大,工期長,占用土地面積大,這導致磁懸浮列車通常只適用于富裕的大規模城市使用。
在其他交通工具中,地鐵的造價也相當昂貴,并且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建設,工期長,而輕軌雖然造價偏低,但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一旦建設后不能隨意更改線路。
空中軌道列車(簡稱空軌)是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軌道在列車上方,由鋼鐵或水泥立柱支撐在空中,由于空軌將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在無需擴展城市現有公路設施的基礎上可緩解城市交通難題。克服了其他軌道交通系統的弊病,并且在造價上相對于上述三種城市交通工具來說相當低廉,而且建造技術簡單,在建造和運營方面具有很多突出的特點,不僅適合大城市也適用于中小城市。但目前的空軌采用輪軌接觸的形式。因會用到橡膠或鋼制輪胎,會存在磨損的情況,并且會產生較大噪音和振動。
在結合以上四種城市交通工具的優缺點后,急需設計一種造價相對低廉、建設方便、保養維護相對簡單,適合各種規模城市使用的公共交通工具,去更好的服務城市人口。對于公共交通工具的設計,需要涉及到其結構形式、懸掛系統、推進系統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設計出一種磁懸浮空軌列車懸浮系統,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噪音低、無磨損的優點。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磁懸浮空軌列車懸浮系統,包括支架、連接于支架頂端的軌道梁;所述軌道梁的內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沿列車行進方向貫穿其兩端,所述軌道梁的左、右兩側內壁均設置有沿列車行進方向延伸的軌道板;
還包括懸吊梁,包括豎向設置的車體吊臂柱,所述車體吊臂柱的左、右兩側均分別設置有懸浮架;
所述軌道板位于懸浮架上方;所述軌道板的底部與懸浮架的頂部之間設置有能夠相互吸引以用于使懸浮架懸浮于軌道板之下的懸浮系統;
所述懸浮系統包括相對設置的導磁軌道和電磁鐵,所述導磁軌道沿列車行進方向延伸,所述導磁軌道連接于軌道板的底部,所述電磁鐵接觸于懸浮架的頂部,所述導磁軌道與電磁鐵相互吸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天府軌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天府軌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14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