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布式剩余電流測量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0829.0 | 申請日: | 2018-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1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江正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慧式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9/00 | 分類號: | G01R19/00;G01R15/18;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布式 剩余 電流 測量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分布式剩余電流測量系統,包括分支回路、回路、剩余電流互感器、負載電流互感器、本地監控、監控系統、終端用戶以及回路分合閘,所述回路輸出端分別與分支回路、剩余電流互感器以及負載電流互感器相連接,所述剩余電流互感器以及負載電流互感器輸出端分別與本地監控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本地監控與監控系統雙向連接,所述監控系統輸出端與終端用戶相連接,所述回路分合閘與分支回路雙向連接,所述回路分合閘與本地監控雙向連接,實現了通過計算分布式回路的剩余電流,判斷各個回路電流報警信息,遠程控制不同回路的開關分閘、合閘的功能,實現本供電回路里各個分支回路的檢測與控制。本發明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功能性強,可靠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分布式剩余電流測量系統,屬于電路安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剩余電流測量系統是用于樓宇、廠礦等分散供電的供電網絡,在供電網絡關鍵端口分布使用三相剩余電流探測器和單相剩余電流探測器組成網絡,分別探測各個分段供電網絡線路的剩余電流,供電端口下一級的供電開關使用遠程智能控制的分閘、合閘功能模塊,通過軟件系統控制不同回路分閘、合閘,計算不同的電流,再分析、判據判斷確定剩余電流最大的供電回路,給出報警信號和線路編號,也可以根據地理信息指明故障回路地址。軟件系統還通過軟件推送,將故障信息發送到相關人員手機,提示故障信息,指明故障回路所在的回路地址編號,供運行、維護提供決策支持。
現有技術中,剩余電量測量的設備各個獨立、無數據關聯,無網絡數據關聯,操作僅憑人工。原有的是使用單相剩余電流探測器,獨立使用,沒有形成網絡,沒有網絡的調度控制算法來確定網絡內部的故障回路,僅僅是針對單獨目標進行測量、控制,當出現剩余電流超標警告,只能知曉當前回路剩余電流超限,不能準確判斷究竟是那一條回路或者其下一級回路出現故障,對于供電網絡復雜的系統,不能進行故障回路定位,查找故障回路操作復雜,耗時長,影響供電回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所以需要一種分布式剩余電流測量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分布式剩余電流測量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明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功能性強,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分布式剩余電流測量系統,包括若干個回路和一個監控系統,每個回路下面設置有若干個分支回路;每個回路配備
剩余電流互感器,其用于檢測回路中的剩余電流;
負載電流互感器,其用于檢測回路中的負載電流;
本地監控,其將剩余電流互感器和負載電流互感器的實時數據與后臺的監控系統進行交互,并控制回路分合閘的動作;
回路分合閘,其控制回路的斷開與閉合;
所述監控系統對接每一個回路的本地監控,并在檢測到異常狀態時推送相關信息至終端用戶。
所述剩余電流互感器包括運算放大器U10A和運算放大器U10B,
運算放大器U10A的同相輸入端接電阻R27,電阻R27另一端接電阻R71、雙向穩壓管V29、電感FB1;電阻R71和雙向穩壓管V29的另一端接GND;電感FB1的另一端接入雙向穩壓管V25和外接電流互感器,雙向穩壓管V25的另一端接外接電流互感器的另一端和電感FB2,電感FB2另一端接GND;
運算放大器U10A的反相輸入端接電阻R24和電阻R72,電阻R24的另一端接GND,電阻R72的另一端接運算放大器U10A的輸出端;運算放大器U10A的輸出端同時接電阻R25和電阻R22,電阻R22的另一端接雙向穩壓管V28和電容C49;雙向穩壓管V28和電容C49的另一端接GND;電阻R22的另一端輸出基準電壓TR_REF_VOLTAG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慧式控股有限公司,未經智慧式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08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