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DNA條形碼的白蟻快速分類鑒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50784.7 | 申請日: | 2018-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180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尚海;張亮;曾小虎;徐鵬;余盛;劉顯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房屋安全事務中心 |
| 主分類號: | C12Q1/6869 | 分類號: | C12Q1/6869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紅信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白蟻 特征片段 樣本DNA 快速分類 線粒體 樣本 條形碼數據庫 采集 比對 數據庫 分類 | ||
1.一種基于DNA條形碼的白蟻快速分類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選取在形態分類上鑒定準確且與模式標本核對過的白蟻樣本為模板,提取樣本DNA,選擇線粒體COI為特征片段,進行PCR擴增和Sanger測序,獲得相應序列,從而建立白蟻樣本DNA條形碼數據庫;
B、采集待測白蟻樣本,提取樣本DNA,選擇線粒體COI為特征片段進行PCR擴增和Sanger測序,獲得待測白蟻特征片段序列;
C、將步驟B獲得的待測白蟻特征片段序列與步驟A建立的DNA條形碼數據庫進行比對,判斷白蟻種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NA條形碼的白蟻快速分類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和B中,提取樣本DNA采用試劑盒法進行抽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DNA條形碼的白蟻快速分類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試劑盒法進行抽提具體包括如下過程:
D1、取待試驗的白蟻樣本,剔除腹部,留下頭部和胸部,用蒸餾水漂洗干凈,然后置于2mL的Eppendorf管中;
D2、向Eppendorf管中加入200μL緩沖液GA;
D3、向Eppendorf管中加入20μL蛋白酶K溶液,充分顛倒混勻,置于56℃水浴鍋2-3小時,期間間歇性振蕩;
D4、向Eppendorf管中加入200μL緩沖液GB,充分顛倒混勻,70℃放置10min,待溶液變清亮,離心去除管蓋內壁的水珠;
D5、向Eppendorf管中加入200μL無水乙醇,充分振蕩混勻15秒,離心去除管蓋內壁的水珠;
D6、將步驟D5所得溶液加入吸附柱中,離心30秒,倒掉廢液,將吸附柱放回收集管中;
D7、向吸附柱中加入500μL緩沖液GD,離心30秒,倒掉廢液,將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
D8、向吸附柱中加入600μL漂洗液PW,離心30秒,倒掉廢液,將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
D9、重復操作步驟D7;
D10、將吸附柱放回收集管中,離心2分鐘,倒掉廢液,將吸附柱置于室溫放置2-9分鐘,以徹底晾干吸附材料中殘余的漂洗液;
D11、將吸附柱轉入一個干凈的離心管中,向吸附膜的中間部位懸空滴加50-200μL洗脫緩沖液TE,室溫放置2-5min,離心2分鐘,將溶液收集到離心管中,于零下20℃保存備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DNA條形碼的白蟻快速分類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6、D7、D8、D10和D11中離心時轉速控制為11000-13000轉/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NA條形碼的白蟻快速分類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和B中,線粒體COI特征片段的擴增通用引物序列為:
COI-F:CTTCGTATTTGGTGCATGAT;
COI-R:CWGGGTCRAAGAATGATGTA。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NA條形碼的白蟻快速分類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和B中,所述的PCR擴增的反應條件為:98℃預變性2min,循環反應35次;每一循環包含98℃10s,56℃10s,72℃30s,72℃延伸3min,4℃保存。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NA條形碼的白蟻快速分類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和B中,采集的白蟻樣本用質量分數為75%的酒精浸泡于5ml離心管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房屋安全事務中心,未經成都市房屋安全事務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5078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