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空間下的服務機器人逆運動學求解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49148.2 | 申請日: | 2018-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50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田國會;龔京;張營;張夢洋;徐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5B13/04 | 分類號: | G05B13/04;G06N3/1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黃海麗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逆運動學 實數編碼 機器人 方法和裝置 服務機器人 關節變量 智能空間 自適應 求解 二進制編碼 機器人構型 運動學模型 變異概率 變異運算 并行優化 連續函數 目標位姿 隨機變異 線性交叉 遺傳算法 映射誤差 優化目標 優化求解 離散化 最優解 引入 位姿 正向 運算 收斂 種群 進化 搜索 保證 | ||
1.一種智能空間下的服務機器人逆運動學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采用D-H參數法建立機器人的正向運動學模型;
將機器人的關節變量進行實數編碼,轉換為遺傳算法中的個體;
以當前位姿與目標位姿之間的差異為優化目標,構造適應度函數;
采用遺傳算法對關節變量進行優化求解,獲取逆運動學問題的最優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務機器人逆運動學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針對n關節的機器人,可定義遺傳算法中一個種群的第q個個體為
X(q)=a1a2…an
式中,該個體的第k個基因ak即為第k個關節變量θk的實數編碼值,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務機器人逆運動學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末端執行器的姿態誤差Eo和位置誤差Ep,構造適應度函數為
式中,ω1和ω2分別為姿態誤差和位置誤差的權值系數;若n為關節個數,px0、py0、pz0為期望位置矩陣的三個分量,可取ω2=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服務機器人逆運動學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遺傳算法對關節變量進行優化求解包括:
(1)初始化初始種群數、各種群個體數、進化代數和最大進化代數;
(2)對于每個種群,根據個體的適應度值進行選擇、線性交叉和隨機變異運算,并且線性交叉和隨機變異運算都引入自適應概率,從而生成后代種群;
(3)通過移民運算交換多個種群之間的信息,在遺傳算法進化的每一代中,選出各種群的最優和最差個體,以源種群中的最優個體代替目標種群中的最差個體;在每一代中,人工選擇出各種群的最優個體,保存在精英種群中;
(4)達到最大進化次數時進化過程結束,選擇出精英種群中擁有最佳適應度的個體,相對應的n個關節變量即為逆運動學問題的最優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服務機器人逆運動學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交叉運算采用了線性交叉方式,即由個體X(q)=a1a2…an、X(q+1)=b1b2…bn產生新個體X'(q)=a'1a'2…a'n、X'(q+1)=b'1b'2…b'n的方式為
其中,β為(0,1)內的隨機值。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服務機器人逆運動學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線性交叉運算引入自適應的交叉概率Pc,如下式所示
式中:f為當前個體的適應度;fmax為當前種群中的最優適應度;favg為當前種群的平均適應度。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服務機器人逆運動學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變異運算采用了隨機變異方式,即針對個體X(q)的基因ak可作如下變異操作:
此處,a'k是變異后的新基因,t為進化代數,分別為ak取值的上、下邊界,τ為0到1之間的隨機數,T為最大進化代數。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服務機器人逆運動學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隨機變異運算引入自適應的變異概率Pm,如下式所示
式中,f為當前個體的適應度;fmax為當前種群中的最優適應度;favg為當前種群的平均適應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未經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914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