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簡化型軌道電阻動態模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48200.2 | 申請日: | 2018-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3555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曉峰;王璐璐;鄭瓊林;游小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衛平智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謝建玲;郝亮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牽引供電系統 動態模擬系統 軌道電阻 基本單元 可變電阻 模擬電路 系統末端 簡化型 動態特性 軌道電位 開關組成 控制方式 實際工程 驗證平臺 重要意義 防護 應用 治理 | ||
1.簡化型軌道電阻動態模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統基本單元I與系統末端單元II;
系統基本單元I的第一接線端子(101)與系統末端單元II的第一接線端子(201)相連構成機車(6)牽引電流的輸出端O;
系統基本單元I的第三接線端子(103)與系統末端單元II的第二接線端子(202)相連,系統基本單元I的第四接線端子(104)接地;
系統基本單元I的第二接線端子(102)連接到第一直流牽引變電所(3)的負極端(302);系統末端單元II的第三接線端子(203)連接到第二直流牽引變電所(4)的負極端(402);第一直流牽引變電所(3)的負極端(302)連接到接地模塊G1,第二直流牽引變電所(4)的負極端(402)連接到接地模塊G2;第一直流牽引變電所(3)的正極端(301)連接到正電壓饋電線(5),第二直流牽引變電所(4)的正極端(401)連接到正電壓饋電線(5),
所述系統基本單元I包括第一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711)、第二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712)、一個開關S11和一個阻值固定電阻R11,
所述第一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711)的第一接線端子(701)構成系統基本單元I的第二接線端子(102),第一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711)的第二接線端子(702)、第二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712)的第一接線端子與開關S11的第二接線端子相連,開關S11的第一接線端子構成系統基本單元I的第一接線端子(101),第二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712)的第二接線端子與阻值固定電阻R11的第一接線端子相連構成系統基本單元I的第三接線端子(103),阻值固定電阻R11的第二接線端子構成系統基本單元I的第四接線端子(10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化型軌道電阻動態模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末端單元II包括:第一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I(721)、第一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I(722)和一個開關S21,
所述第一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I(721)的第一接線端子構成的系統末端單元II的第二接線端子(202),第一可變的電阻模擬電路II(721)的第二接線端子、第二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I(722)的第一接線端子與開關S21的第二接線端子相連,開關S21的第一接線端子構成的系統末端單元II的第一接線端子(201),第二可變電阻模擬電路II(722)的第二接線端子構成系統末端單元II的第三接線端子(20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簡化型軌道電阻動態模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S11和S21均采用雙向可控開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820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功能手持靜電儀
- 下一篇:一種電力穩定器的測試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