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太赫茲增強的無創血糖檢測探頭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48079.3 | 申請日: | 2018-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947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凌中鑫;滕學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凌中鑫;滕學武 |
| 主分類號: | A61B5/1486 | 分類號: | A61B5/1486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順利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長***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作電極 金屬納米顆粒層 葡萄糖氧化酶 無創血糖檢測 石墨烯層 探頭 第二傳感器 第一傳感器 參比電極 惰性電極 輔助電極 依次設置 傳感器 導電性 葡萄糖 濃度測量 靈敏度 糖尿病 測量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太赫茲增強的無創血糖檢測探頭,包括第一傳感器和第二傳感器,第一傳感器包括第一工作電極、第一參比電極和第一輔助電極,第二傳感器包括第二工作電極、第二參比電極和第二輔助電極,所述第一工作電極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惰性電極層、石墨烯層、金屬納米顆粒層和葡萄糖氧化酶層,所述第二工作電極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二惰性電極層、石墨烯層、金屬納米顆粒層和葡萄糖氧化酶層。本發明基于太赫茲增強的無創血糖檢測探頭,通過在傳感器的工作電極上設置石墨烯層、金屬納米顆粒層和葡萄糖氧化酶層,增強了工作電極的導電性,增強了傳感器的靈敏度和測量精度,從而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濃度測量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太赫茲的無創血糖檢測探頭。
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當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最新統計,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3.82億,其中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高達1.14億。糖尿病的危害巨大,除了難以徹底根治外,糖尿病所引起的嚴重的并發癥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性白內障、糖尿病足等嚴重地威脅著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對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人體血糖的準確檢測是十分有必要的,從而使得血糖測量設備成為每一個糖尿病患者必備的醫療產品,而血糖測量探頭是血糖測量設備最核心的部件。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現有無創血糖檢測探頭的檢測精度較低,不能實現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濃度的精確測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太赫茲增強的無創血糖檢測探頭,目的是提高葡萄糖濃度測量精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太赫茲增強的無創血糖檢測探頭,包括外殼體以及設置于外殼體一端的第一傳感器和第二傳感器,第一傳感器包括第一工作電極、第一參比電極和第一輔助電極,第二傳感器包括第二工作電極、第二參比電極和第二輔助電極,所述第一工作電極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惰性電極層、石墨烯層、金屬納米顆粒層和葡萄糖氧化酶層,所述第二工作電極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二惰性電極層、石墨烯層、金屬納米顆粒層和葡萄糖氧化酶層。
所述第一參比電極和所述第二參比電極均為Ag/AgCl電極。
所述第一輔助電極和所述第二輔助電極均為鉑電極。
所述外殼體上設有包圍所述第一傳感器的第一絕緣層和包圍所述第二傳感器的第二絕緣層。
所述第一絕緣層和所述第二絕緣層的材質為油墨。
本發明基于太赫茲增強的無創血糖檢測探頭,通過在傳感器的工作電極上設置石墨烯層、金屬納米顆粒層和葡萄糖氧化酶層,增強了工作電極的導電性,增強了傳感器的靈敏度和測量精度,從而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濃度測量精度。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發明基于太赫茲增強的無創血糖檢測探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基于太赫茲增強的無創血糖檢測探頭的探測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基于太赫茲增強的無創血糖檢測探頭的供電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第一工作電極和第二工作電極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凌中鑫;滕學武,未經凌中鑫;滕學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80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