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馬達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047417.1 | 申請日: | 2015-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109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永田將理;北村順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chǎn)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9/06 | 分類號: | H02K9/06;H02K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聯(lián)德律師事務所 11361 | 代理人: | 張繼成;孔祥雨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達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馬達,該馬達包括具有電樞的靜止部、具有轉子保持架的旋轉部以及與旋轉部一同旋轉的風扇。轉子保持架的圓板部具有上下貫通的多個開口。風扇配置在轉子保持架的上方,且包括多個葉片和覆蓋葉片的上方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葉片的徑向外側的外罩部。開口的徑向范圍與葉片的徑向范圍至少局部重疊。并且,外罩部的徑向外端配置在比轉子保持架的徑向外端靠徑向內(nèi)側的位置。外罩部的下端在軸向上位于與葉片的下端相同的位置或比葉片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葉片的徑向外端與外罩部連接,葉片具有周向寬度隨著接近外罩部而變大的錐形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馬達。
背景技術
在具有電樞的馬達中,卷線與流經(jīng)電樞的卷線的電流大小成比例地 產(chǎn)生熱量。因此,現(xiàn)有技術公知有一種馬達,該馬達具有隨著轉子的旋 轉在電樞的周邊產(chǎn)生氣流的風扇。例如在日本公開公報平8-191555號公 報中記載了這種現(xiàn)有技術的馬達。
在日本公開公報平8-191555號公報中所述的馬達中,通過將冷卻風 扇并列設置于轉子所具有的轉子驅動用永磁體,在直流電動機主體(電 樞)的周邊產(chǎn)生氣流,從而冷卻直流電動機主體。
但是,日本公開公報平8-191555號公報中所述的馬達雖然在電樞周 邊產(chǎn)生氣流,但是并不主動從馬達的外部吸入氣體。因此,難以進一步 提高冷卻效率。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更高效地冷卻電樞的技術方案。
本申請的例示性的一實施方式的馬達包括:靜止部,其具有電樞; 旋轉部,其相對于所述靜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相對旋轉; 以及風扇,其與所述旋轉部一同旋轉。所述旋轉部包括:軸,其沿所述 中心軸線延伸;轉子保持架,其具有圓板部和從所述圓板部的外緣向下 方延伸的圓筒部;以及磁鐵,其保持于所述圓筒部的內(nèi)側且與所述電樞在徑向對置。所述圓板部具有上下貫通的多個開口。所述風扇配置在所 述轉子保持架的上方,所述風扇包括:多個葉片,所述多個葉片沿徑向 延伸;以及外罩部,其覆蓋所述葉片的上方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葉片 的徑向外側。所述開口的徑向范圍與所述葉片的徑向范圍至少局部重疊, 所述外罩部的下端的軸向位置與所述葉片的下端的軸向位置相同,或所述外罩部的下端的軸向位置比所述葉片的下端的軸向位置靠下方。所述 外罩部的徑向外端配置在比所述轉子保持架的徑向外端靠徑向內(nèi)側的位 置。
并且,所述開口在周向上以相等間隔配置。
并且,所述葉片在周向上以相等間隔配置。
并且,所述開口的數(shù)量比所述葉片的數(shù)量多。
并且,所述開口的數(shù)量比所述葉片的數(shù)量的兩倍多。
并且,所述開口的數(shù)量與所述葉片的數(shù)量互質(zhì)。
并且,在周向上相鄰的所述葉片之間的周向間隔不均等。
并且,所述開口沿徑向延伸,所述開口的徑向寬度比所述開口的周 向寬度大。
并且,所述風扇還具有沿徑向擴展的平板部,所述平板部配置在比 所述開口的徑向內(nèi)端靠徑向內(nèi)側的位置,所述葉片的徑向內(nèi)端與所述平 板部連接。
并且,所述葉片具有軸向高度隨著從所述葉片的徑向內(nèi)端附近朝向 徑向外側而逐漸變高的導入部。
并且,所述平板部在上表面具有隨著朝向徑向外側而向下方傾斜的 傾斜面,所述傾斜面的徑向外端與所述平板部的徑向外端一致。
并且,所述葉片的徑向內(nèi)端與所述傾斜面的徑向內(nèi)端一致,或所述 葉片的徑向內(nèi)端配置在比所述傾斜面的徑向內(nèi)端靠徑向內(nèi)側的位置。
并且,所述外罩部在下表面具有隨著朝向徑向外側而向下方傾斜的 導向面。
并且,所述導向面是向徑向外側和上方凹陷的曲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chǎn)株式會社,未經(jīng)日本電產(chǎn)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74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DVD糾錯碼的設計方法
- 下一篇:一種同步整流控制方法及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