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直寫成型3D打印技術制備三維二氧化鈦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47404.4 | 申請日: | 2018-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499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江林;徐晨陽;梁志強;孫迎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46 | 分類號: | C04B35/46;C04B38/00;B28B1/00;B33Y10/00;B33Y70/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 |
| 地址: | 21510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多孔結構 二氧化鈦 漿料 制備 納米二氧化鈦粉末 三維 打印 氣壓控制器 打印程序 三維結構 針筒 直寫 成型 計算機控制 產品干燥 分散液中 高溫煅燒 快速成型 納米孔洞 一端連接 依次遞減 直接打印 分散液 適配器 氣壓 擠出 測試 計算機 | ||
1.一種利用直寫成型3D打印技術制備三維二氧化鈦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a)向去離子水中加入聚合物粉末形成聚合物分散液,再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中分多次加入納米TiO2粉末形成TiO2質量分數為30~60%的漿料;所述納米二氧化鈦粉末的加入量依次遞減;所述聚合物為F-127、聚乙烯醇或丙烯酸樹脂;
(b)將所述TiO2漿料轉移至針筒中,并使其與一端連接氣壓控制器的適配器相連接;隨后將所述針筒安裝到3D打印機上;
(c)根據所需三維結構在計算機中編寫打印程序;
(d)調整并測試所述氣壓控制器的氣壓使TiO2漿料擠出,再通過計算機控制3D打印機按打印程序進行打印;
(e)將步驟(d)所得產品干燥后進行高溫煅燒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直寫成型3D打印技術制備三維二氧化鈦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
(f)將1H,1H,2H,2H-全氟葵基三甲氧基硅烷溶于有機溶劑中形成混合溶液,再向容器中依次加入所述混合溶液、所述三維納米二氧化鈦以進行加熱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直寫成型3D打印技術制備三維二氧化鈦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向所述F127分散液中分多次加入納米二氧化鈦粉末前,將所述F127分散液至于2~5℃的條件下冷藏使其透明、澄清。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利用直寫成型3D打印技術制備三維二氧化鈦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向所述F127分散液中加入納米二氧化鈦粉末后,將其置于行星攪拌機上在1000~2000rpm/min轉速下攪拌1~5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直寫成型3D打印技術制備三維二氧化鈦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將所述TiO2漿料轉移至針筒后,進行震蕩并靜置10~30小時以去除TiO2漿料中的氣泡。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直寫成型3D打印技術制備三維二氧化鈦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中,在室溫下自然干燥10~30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直寫成型3D打印技術制備三維二氧化鈦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中,以3~10℃/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600~1200℃,保溫燒結0.5~2小時后再以3~10℃/min的速率冷卻至室溫。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利用直寫成型3D打印技術制備三維二氧化鈦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f)中,所述有機溶劑為選自甲苯和正己烷中的一種,所述有機溶劑與所述1H,1H,2H,2H-全氟葵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體積比為10~100:1。
9.根據權利要求2或8所述利用直寫成型3D打印技術制備三維二氧化鈦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f)中,所述加熱處理為在60~100℃的條件下保溫1~5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740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