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及其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43615.0 | 申請日: | 2018-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583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馬志鳴;肖建莊;段珍華;張青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7/24;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許亦琳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再生混凝土 塊材 礦物摻合料 再生粗骨料 再生細骨料 粉煤灰 再生粉體 高活性再生粉體 水泥基材料 粉體性能 供應不足 混凝土塊 建筑垃圾 水化反應 再生骨料 資源化 制備 力學 配方 再生 生產 緩解 | ||
1.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的配方,以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包括以下條件中任一項或多項:
A1)所述水泥選自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的任意一種;
A2)所述活性再生粉體為將建筑廢棄物破碎為粒徑≤75μm的細度粉料;
A3)所述天然細骨料為粒徑0.15-5mm的天然河砂;
A4)所述再生細骨料為將建筑廢棄物破碎為粒徑0.15-5mm的建筑廢棄物顆粒;
A5)所述天然粗骨料為粒徑5-31.5mm的玄武巖碎石或花崗巖碎石;
A6)所述再生粗骨料為將建筑廢棄物破碎為粒徑5-31.5mm的建筑廢棄物顆粒;
A7)所述水為自來水;
A8)所述減水劑為聚羧酸減水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廢棄物包括有廢混凝土和廢紅磚,所述廢紅磚占建筑廢棄物的質量百分比為10-8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再生粉體中,粒徑≤45μm的活性再生粉體占總的活性再生粉體的質量百分比≥5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當粒徑≤45μm的活性再生粉體占活性再生粉體總質量百分比≥50%時,在再生混凝土塊材的配方中,需額外增加占活性再生粉體總質量百分比為0.5%的減水劑。
6.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的生產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配比取各組分,先將配方中的水泥、活性再生粉體、天然細骨料、再生細骨料、天然粗骨料、再生粗骨料投放于攪拌機內進行第一次攪拌后,再將水和減水劑投放于攪拌機內進行第二次攪拌,獲得拌合物;
2)將步驟1)所得拌合物,進行澆筑、成型后脫模,再進行養護后,即得所需的再生混凝土塊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再生粗骨料是將建筑廢棄物進行第一次破碎處理后篩分獲得;所述再生細骨料是將再生粗骨料進行第二次破碎處理后篩分獲得;所述活性再生粉體是將再生細骨料烘干后進行研磨、篩分獲得。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還包括以下條件中任一項或多項:
B1)所述再生細骨料和再生粗骨料進行拌合前,要進行表面飽和面干處理;
B2)所述第一次攪拌的攪拌時間為1-3分鐘;
B3)所述第二次攪拌的的攪拌時間≥2分鐘;
B4)所述拌合物的坍落度為10-200mm。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包括以下條件中任一項或多項:
C1)所述成型的方式為機械壓制成型;
C2)所述澆筑現場的溫度不低于10℃,相對濕度不低于50%;
C3)所述養護選自自然養護或噴水養護中的一種或兩種組合。
10.一種再生混凝土塊材,由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塊材的配方或根據權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塊材的生產方法制備獲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361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