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火雞組織滴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041161.3 | 申請日: | 2018-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82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任書梅;施紅艷;劉舜;王寅雷;章學兵;盛恒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任書梅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 | 分類號: | A61K36/896;A61K36/886;A61P33/02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潤知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55 | 代理人: | 劉喜蓮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火雞 組織 滴蟲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一種治療火雞組織滴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藤黃1?3,貫眾5?10,鶴草芽8?12,花椒5?10,蘆薈10?15。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的配伍合理,以藤黃、貫眾清熱解毒、抗菌殺蟲為君藥,以鶴草芽、花椒驅(qū)蟲殺蟲為臣藥,蘆薈、白芷、赤芍、山豆根清肝、涼血、消腫止痛用之為佐,柏子仁、合歡皮健脾安神為使藥,諸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涼血止痛、安定心神之功效,能夠有效治療雞組織滴蟲病。同時,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操作簡便,分步得到藤黃水提物、貫眾醇沉物、鶴草芽酶解物以及其他原料藥材的水煎液,獲得了其中治療組織滴蟲病的有效成分,達到了治療組織滴蟲病的良好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火雞組織滴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組織滴蟲病(Histomoniasis)也稱盲腸肝炎或黑頭病,它是由組織滴蟲屬的火雞組織滴蟲寄生于禽類盲腸和肝臟引起的一種原蟲病,以雞的異刺線蟲或蚯蚓為傳播媒介。主要侵害盲腸和肝臟,多發(fā)于雛雞和雛火雞,成年雞也能感染,但病情較輕;野雞、孔雀、珠雞、鵪鶉等有時也能感染。禽攝食異刺線蟲卵污染的飼料和飲水而感染,也可因攝食帶異刺線蟲卵和幼蟲的蚯蚓而發(fā)生感染。
目前,對于組織滴蟲病的治療多采用化學藥,如二甲硝咪唑、甲硝噠唑滅滴靈、氯苯胍等進行治療,不僅治療周期長,而且容易產(chǎn)生藥物殘留,給養(yǎng)雞業(yè)造成很大的威脅。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組方合理、效果顯著治療火雞組織滴蟲病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治療火雞組織滴蟲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火雞組織滴蟲病中的應用。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一種治療火雞組織滴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點是,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藤黃1-3,貫眾5-10,鶴草芽8-12,花椒5-10,蘆薈10-15。
以上所述的治療火雞組織滴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技術方案中,該中藥組合物還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芷4-11,赤芍5-15,山豆根 5-10,柏子仁8-12,合歡皮5-10。
以上所述的治療火雞組織滴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技術方案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藤黃1-2,貫眾6-8,鶴草芽8-10,花椒6-8,蘆薈 11-14,白芷5-10,赤芍6-12,山豆根6-8,柏子仁8-10,合歡皮6-9。進一步優(yōu)選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藤黃1,貫眾8,鶴草芽10,花椒6,蘆薈14,白芷6,赤芍6,山豆根8,柏子仁10,合歡皮8。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以上技術方案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點是,包括如下步驟:
(1)取藤黃冷凍干燥,粉碎,加水,密閉煎煮,離心,取上清液濃縮,得到藤黃水提物;
(2)將貫眾剪碎,加水,煎煮,過濾,收集濾液,向濾液中加入乙醇進行醇沉,收集沉淀,得到貫眾水提醇沉物;
(3)將鶴草芽剪碎,加水勻漿,得勻漿液,向勻漿液中加入纖維素酶,酶解,收集上層酶解液,濃縮,得到鶴草芽酶解物;
(4)將余下原料藥材分別剪碎或粉碎,混合,加水,浸泡,煎煮,過濾,得水煎液和濾渣,濾渣再用水煎煮2-3次,過濾,棄去濾渣,合并各次水煎液,得到混合水煎液;
(5)取藤黃水提物、貫眾水提醇沉物、鶴草芽酶解物及混合水煎液混合均勻,減壓濃縮,得到在65-75℃時相對密度為1.1-1.2的濃縮液即成。
本發(fā)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中,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或者技術特征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任書梅,未經(jīng)任書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1161.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