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顆粒狀彩色瀝青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40982.5 | 申請日: | 2018-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50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牛艷輝;陳懸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拓博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95/00 | 分類號: | C08L95/00;C08L91/00;C08L57/02;C08L53/02;C08L23/06;C08L9/06;C08L75/04;C08K5/52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趙勍毅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彩色瀝青 顆粒狀 制備 交通量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彩色瀝青混合料 抗水損性能 道路工程 低溫性能 丁苯橡膠 高溫性能 剪切作用 聚乙烯蠟 南方高溫 透水路面 苯乙烯 丁二烯 芳烴油 聚氨酯 磷酸酯 熱集料 質量份 黏附性 拌缸 顏料 運輸 | ||
本發明涉及道路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顆粒狀彩色瀝青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彩色瀝青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組分:5?20份C5石油樹脂、20?50份C9石油樹脂、30?70份芳烴油、5?2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5份聚乙烯蠟、1?5份丁苯橡膠、2?8份聚氨酯、30?50份顏料、1?5份磷酸酯。本發明的彩色瀝青為顆粒狀,運輸、使用方便,可直接加入到拌缸中,借助熱集料的剪切作用分散在彩色瀝青混合料中;該彩色瀝青黏附性好,具有良好的高溫性能、低溫性能及抗水損性能,特別能夠在南方高溫、交通量較大或透水路面等場合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顆粒狀彩色瀝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彩色瀝青路面改善了普通瀝青路面黑色的單調性,可以與周圍的建筑、景觀相互搭配、協調,具有明顯的景觀效益。此外,彩色瀝青路面對交通的組織和管理作用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起到誘導車流、安全行車、使交通管理直觀化的作用。彩色瀝青路面廣泛應用于公交車道、自行車道、十字路口、斑馬線、公園道路、小區道路、廣場、體育設施等。
彩色瀝青路面主要是指添加顏料的瀝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石油樹脂(淺色瀝青)以及在混合料中添加顏料的瀝青路面,彩色瀝青所使用的為淺色(或無色)膠結料,是目前使用較多的品種,它是采用現代石油化工產品,如芳香油、聚合物、樹脂等調配出與普通瀝青性能相當的結合料,再加入某種顏料,使之呈現出某種色彩。
現有的彩色瀝青膠結料大多為液態,需運輸液體瀝青的專用車輛,液態高溫運輸非常危險和麻煩。且彩色瀝青路面的工程量一般較小,工程分散,專用運輸車的成本高,使用液體彩色瀝青,需專用的瀝青罐,經過各種瀝青管道、閥門等路徑,由于用量小,清洗頻繁且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顆粒狀彩色瀝青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顆粒狀彩色瀝青,所述彩色瀝青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組分:5-20份C5石油樹脂、20-50份C9石油樹脂、30-70份芳烴油、5-2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5份聚乙烯蠟、1-5份丁苯橡膠、2-8份聚氨酯、30-50份顏料、1-5份磷酸酯。
優選的,所述彩色瀝青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組分:10-15份C5石油樹脂、30-40份C9石油樹脂、40-55份芳烴油、10-15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4份聚乙烯蠟、3-5份丁苯橡膠、4-6份聚氨酯、35-45份顏料、2-4份磷酸酯。
優選的,所述C5石油樹脂由裂解乙烯的餾分經熱聚合或催化聚合而成,所述C5石油樹脂的平均分子量在1000~3000之間。
優選的,所述C9石油樹脂由裂解汽油加氫副產物C9餾分為原料制得,所述C9石油樹脂的平均分子量在500~1000之間,所述C9石油樹脂的色號為2#-4#。
優選的,所述聚氨酯為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與丙二醇按照質量1:1縮聚而成的嵌段共聚物,所述聚氨酯的分子量在40000~100000之間。
優選的,所述芳烴油的芳香烴含量大于80%。
優選的,所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為線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樹脂,所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分子量為7萬~15萬。
優選的,所述聚乙烯蠟的分子量為1000~5000,所述聚乙烯蠟的熔點為105℃。
優選的,所述顏料選自鐵紅、鉻綠、鉻黃中的一種;所述顏料的細度為1000目以上;所述顏料采用硅烷偶聯劑進行表面修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拓博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拓博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09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