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硅基誘導活性液體敷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40415.X | 申請日: | 2018-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09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正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L26/00 | 分類號: | A61L26/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韓曉娟 |
| 地址: |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乙二醇 液體敷料 誘導活性 硅基 制備 成膜材料 有機溶劑 抗菌劑 潤滑劑 致孔劑 聚丙烯酸樹脂III 聚丙烯酸樹脂II 聚谷氨酸水溶液 聚丙烯酸樹脂 聚天冬氨酸鈉 生物活性玻璃 聚天冬氨酸 硝酸纖維素 苯扎氯銨 創面愈合 力學性能 濕潤環境 醫用敷料 乙酸丁酯 混合物 苯甲醇 納米銀 乙醇 | ||
1.一種硅基誘導活性液體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6-16份的生物活性玻璃、0.8-1.5份成膜材料、0.3-1.2份致孔劑、0.3-1份潤滑劑、0.08-0.2份抗菌劑和10-30份有機溶劑;
所述成膜材料為硝酸纖維素、聚丙烯酸樹脂I、聚丙烯酸樹脂II、聚丙烯酸樹脂III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致孔劑為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潤滑劑為聚天冬氨酸水溶液、聚谷氨酸水溶液、聚天冬氨酸鈉溶液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抗菌劑為納米銀、苯甲醇、苯扎氯銨中的一種,所述有機溶劑為乙酸丁酯和乙醇的混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誘導活性液體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玻璃為45S5生物活性玻璃粉末或45S生物活性玻璃粉末,所述生物活性玻璃的粒度范圍為150nm-800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誘導活性液體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天冬氨酸的分子量為10kD-60kD,所述聚谷氨酸的分子量為100kD-800kD。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誘導活性液體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中乙酸丁酯與乙醇的質量比為1:2-4。
5.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誘導活性液體敷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按照質量比乙酸丁酯:乙醇=1:2-4的配比量取一定量的乙酸丁酯和乙醇,然后將其混合均勻得到有機溶劑;
S2:按照生物活性玻璃6-16份、成膜材料0.8-1.5份、致孔劑0.3-1.2份、潤滑劑0.3-1份、抗菌劑0.08-0.2份、有機溶劑10-30份的重量配比稱取原料;
S3:將S1步驟制取的有機溶劑置于無菌容器中,加入S2步驟稱取的潤滑劑,充分攪拌使其混溶,然后加入S2步驟中稱取的成膜材料、致孔劑、抗菌劑,低速電動攪拌10min-30min,攪拌均勻后在70℃-95℃水浴中靜置12h-24h得混合物,備用;
S4:取S3步驟得到的混合物置于均質機中,在50℃-70℃下高速剪切,在剪切過程中加入S2步驟稱取的生物活性玻璃,使之與混合物混勻,然后降溫至25℃-35℃,靜置脫氣即可制成硅基誘導活性液體創可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春學院,未經宜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041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