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C6醛類揮發性物質在抑制草莓球腔菌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40304.9 | 申請日: | 2018-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72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羅自生;徐艷群;李莉;李棟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N35/02 | 分類號: | A01N35/02;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草莓 己烯醛 球腔菌 揮發性物質 醛類 反式 己醛 眼病 防治 草莓葉片 菌絲生長 孢子萌發 生物防治 熏蒸 病害防治 有效抑制 順式 制備 應用 農藥 試驗 安全 開發 | ||
本發明公開了C6醛類揮發性物質在抑制草莓球腔菌中的應用,該C6醛類揮發性物質為己醛、反式?2?己烯醛或順式?3?己烯醛。本發明首次公開了草莓葉片中的己醛、反式?2?己烯醛和順式?3?己烯醛這三種C6醛類揮發性物質能夠抑制草莓球腔菌,尤其是草莓球腔菌的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并通過利用該C6醛類揮發性物質熏蒸草莓球腔菌或草莓葉片的試驗,證明了己醛、反式?2?己烯醛和順式?3?己烯醛在有效抑制草莓球腔菌的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中的作用,以及防治草莓蛇眼病中的功能。本發明采用己醛、反式?2?己烯醛和順式?3?己烯醛制備防治草莓球腔菌引起的草莓蛇眼病的制劑,并進行草莓蛇眼病病害防治,防治效果明顯,可有效降低農藥的使用量,為開發新型的、高效的、綠色安全的防治草莓蛇眼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提供了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科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C6醛類揮發性物質在抑制草莓球腔菌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草莓球腔菌(M.fragariae)是引起草莓蛇眼病害的病原菌,又稱草莓蛇眼小球腔菌,屬子囊菌亞門腔菌屬真菌,無性態分生孢子梗叢生,較短,淡褐色或無色,分枝或不分枝,基部子座不發達。分生孢子長圓筒形至紡綞形,一般有1~2個隔膜,細胞內含顆粒。
草莓蛇眼病又稱草莓白斑病、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多在老葉上發病造成病斑,也侵染葉柄、果柄、花萼、匍匐莖和果梗。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出現許多大小不等的近圓形、紫紅色小斑,似蛇眼狀。之后,中央斑點轉變成灰白至灰褐色并形成大斑點,有時還有紫紅色輪紋。濕度高時,病斑表面產生白色粉狀霉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在病斑上可產生出許多小黑點,即病菌子囊座。嚴重發生時,葉片上病斑密布,短時間內發病葉即壞死枯焦。草莓蛇眼病對草莓果實的危害很大,嚴重地會造成大面積減產。
目前,草莓蛇眼病的防治方式除了耕地輪做、降低地下水位、通風透氣、清洗病苗、摘除病葉和施肥調控等傳統的田間栽培手段外,主要還是以藥劑防治為主,如波爾多液、代森錳鋅、綠得保懸浮劑、絡氨銅水、可殺得、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和多菌靈等農業藥劑。但由于化學殺菌劑的長期使用導致的農藥殘留、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病原菌抗藥性等問題日益嚴重,所以,研究和開發安全、高效的生物殺菌劑具有重要意義。
植物自身會產生多種揮發性物質,這些揮發性物質作為化學信號物質,在植株與環境、植株與病害以及植株與植株等之間的互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國內外研究表明植株遭受病原菌侵染或發生機械損傷后體內揮發性物質含量會上升,C6醛類揮發性物質是其中一類關鍵組成部分,有證據證實這些物質在植物抗病性中起到重要作用(Dudareva,Klempienet al.2013)。
何培青等(2005)綜述了具有抗菌活性的揮發性物質或組分的植物及對應的病原菌,但對于草莓葉片中的活性揮發性成分及對草莓球腔菌(M.fragariae)具有抑制活性的揮發性物質并未報到。公布號為CN104920359A的發明專利申請文獻公開了一種高效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植物精油,其主要有效成分為檸檬醛和香茅醛。公布號為CN105123911A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利用芳樟醇防治藍莓采后灰霉病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C6醛類揮發性物質在抑制草莓球腔菌中的應用,該C6醛類揮發性物質能夠有效抑制草莓球腔菌的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進而防治草莓球腔菌引起的草莓蛇眼病,以此類草莓葉片中已有的C6醛類揮發性物質制備防治藥劑,能夠具有高效、安全和環境友好等特點,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具體技術內容如下:
本發明提供了C6醛類揮發性物質在抑制草莓球腔菌中的應用,所述C6醛類揮發性物質為己醛、反式-2-己烯醛或順式-3-己烯醛。
進一步地,C6醛類揮發性物質能夠抑制草莓球腔菌的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030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鏈季銨鹽消毒液
- 下一篇:含香芹酚和大黃素甲醚的農藥組合物及其應用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A01N 人體、動植物體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機化合物的殺生劑、害蟲驅避劑或引誘劑,或植物生長調節劑,該有機化合物包含帶有兩個連于雜原子的鍵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個鍵連于鹵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鍵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類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縮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連在芳環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類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縮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為環的一部分,例如環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縮酮
A01N35-08 .至少1個鍵合雜原子的鍵是連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雙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