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功率追蹤的光伏虛擬同步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040233.2 | 申請日: | 2018-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32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興;張海崢;秦世耀;王瑞明;李少林;李明;劉芳;謝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yè)大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wǎng)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46 | 分類號: | H02J3/46;H02J3/38;H02M7/48 |
| 代理公司: | 34118 合肥和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挺<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230009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參考電壓 功率追蹤 多項式擬合 同步控制 一次調壓 光伏 虛擬 電流閉環(huán)控制 無功功率指令 有功功率指令 保證系統(tǒng) 參考功率 儲能設備 電網(wǎng)頻率 功率跟蹤 功率指令 靈活控制 頻率電壓 無功功率 有功功率 電壓環(huán) 光伏板 逆變器 疊加 指令 | ||
1.一種基于功率追蹤的光伏虛擬同步控制方法,包括光伏逆變器輸出相電壓的采集,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步驟1、設光伏逆變器臺數(shù)為n,n為整數(shù)且n≥1,#i表示逆變器編號,i為整數(shù)且i∈[1,n];
步驟2、通過離線測量方法獲得光伏電池板最大功率點的功率PMPP、最大功率點的電壓UMPP和開路電壓Uoc;采樣光伏逆變器#i輸出相電壓Uoai,Uobi,Uoci,并經輸出相電壓坐標變換方程得到輸出電壓dq軸分量Uodi,Uoqi,采樣光伏逆變器#i橋臂電感電流ILai,ILbi,ILci,并經電感電流坐標變換方程得到橋臂電感電流dq軸分量ILdi,ILqi,其中d軸為有功軸,q軸為無功軸;通過鎖相環(huán)獲得電網(wǎng)頻率ωg,采樣光伏逆變器#i在k時刻的直流側光伏輸出電流Ipvi(k)和光伏逆變器#i在k時刻的直流側光伏輸出電壓Upvi(k);
步驟3、設置電網(wǎng)基準頻率ωref和光伏逆變器#i上層有功功率指令Pref0i,并根據(jù)步驟2得到的電網(wǎng)頻率ωg,通過功率疊加方程獲得功率指令
步驟4、根據(jù)步驟2中得到的輸出電壓dq軸分量Uodi,Uoqi和橋臂電感電流dq軸分量ILdi,ILqi,通過功率計算方程獲得平均有功功率Poi;
步驟5、根據(jù)步驟2中得到的光伏逆變器#i在k時刻的直流側光伏輸出電流Ipvi(k)和光伏逆變器#i在k時刻的直流側光伏輸出電壓Upvi(k)、步驟3中得到的功率指令和步驟4中得到的平均有功功率Poi,通過基于多項式擬合的功率跟蹤法獲得直流側參考電壓Urefi;
步驟6、根據(jù)步驟2中得到的光伏逆變器#i在k時刻的直流側光伏輸出電壓Upvi(k)和步驟5中得到的直流側參考電壓Urefi,經過電壓閉環(huán)獲得光伏電池板參考功率Prefi;
步驟7、根據(jù)步驟6中得到的光伏電池板參考功率Prefi和步驟4中得到的平均有功功率Poi,經過功率外環(huán)得到d軸有功功率指令Pdrefi;設置指令電壓Edref和光伏逆變器#i上層無功功率指令Qref0i,并根據(jù)步驟2中得到的輸出電壓d軸分量Uodi,通過一次調壓方程獲得無功功率指令Qdrefi;
步驟8、根據(jù)步驟2中得到的輸出電壓d軸分量Uodi和步驟7中得到的d軸有功功率指令Pdrefi、無功功率指令Qdrefi,經過電流計算方法得到電流d軸指令Icdrefi和電流q軸指令Icqrefi;
步驟9、將步驟8中得到的電流d軸指令Icdrefi和步驟2中得到的橋臂電感電流d軸分量ILdi,經過d軸電流閉環(huán)控制方程,得到d軸輸出信號Uidi;將步驟8中得到的電流q軸指令Icqrefi與步驟2中得到的橋臂電感電流q軸分量ILqi,經過q軸電流閉環(huán)控制方程,得到q軸輸出信號Uiqi;
步驟10、將步驟2中得到的輸出電壓d軸分量Uodi和輸出電壓q軸分量Uoqi分別加上步驟9中得到的d軸輸出信號Uidi和q軸輸出信號Uiqi,得到dq坐標系下的調制波Umdi和Umqi,其表達式分別為:
步驟11、將步驟10中得到的dq坐標系下的調制波Umdi和Umqi經坐標反變換方程得到逆變器橋臂電壓的三相調制波Umai,Umbi,Umci,經PWM調制后作為IGBT電路的驅動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yè)大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wǎng)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工業(yè)大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wǎng)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023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