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密集網絡中端到端通信的吞吐量增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40218.8 | 申請日: | 2018-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91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冀保峰;謝萍;陳蘇丹;邢冰冰;李玉琦;馬秋然;馬躍輝;李春國;馬華紅;張高遠;文紅;鄭國強;高宏峰;宋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28/10 | 分類號: | H04W28/10;H04W84/12;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陳佳麗 |
| 地址: | 4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集 網絡 中端 通信 吞吐量 增強 方法 | ||
超密集網絡中端到端通信的吞吐量增強方法,終端可通過關聯接入時的信標幀等幀控制字段的“More Data”比特位信息獲取該AP是否具有兩時隙高速通信能力,第一時隙,STA1向AP1和AP2發送信號,同時,STA2向AP1和AP2發送信號,且STA1到AP1和AP2的信道系數為和,STA2到AP1和AP2的信道系數為和;第二時隙,AP1和AP2向STA3發送信號和,STA3通過幀體的修改獲取所需的信道狀態信息,在此基礎上,通過接收信號乘以系數矩陣的偽逆實現STA3的精確譯碼。本發明有益效果:可有效增強超密集網絡中端到端通信的吞吐量,在兩個時隙內實現端到端的高速通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超密集網絡中端到端通信的吞吐量增強方法。
背景技術
首先介紹一下無線局域網IEEE 802.11ac的標準。IEEE 802.11ac工作在5GHz頻段,與IEEE 802.11n部分兼容,支持20/40/80/160/80+80MHz可變帶寬運行。IEEE 802.11ac物理層采用多用戶MIMO+OFDM技術,支持最高為256QAM、5/6碼率的調制編碼方式,最高速率可達1Gbps。IEEE 802.11ac的MAC層引入了多用戶下行TXOP機制,允許AP同時傳輸幀到多個STA,在一個TXOP中可以傳輸多個接入類別(AC)的數據;此外MAC層還改進了聚合機制,通過增大A-MSDU和A-MPDU的長度提升了MAC層能效。
BSS是一個802.11無線局域網(WLAN)的基本組成部分。BSS分為兩種——獨立BSS(IBSS,Independent BSS)和具有基礎設施的BSS。其中,IBSS指的是相互之間直接通信的站點所建立起來的ad-hoc關聯。一個具有基礎設施的BSS具有一個AP,AP可能與分布式系統(DS, Distributed System)相連。在本發明中,我們所采用的拓撲結構為基礎BSS?;ABSS中的AP定期廣播“信標”幀。“信標”時段定義了目標信標傳輸時間(Target BeaconTransmission Time,TBTT)的固定時刻表,在媒體空閑的前提下,“信標”幀本身則在TBTT時刻或者盡量靠近TBTT的時刻發送?!靶艠恕睅瑤в泄苤菩畔ⅰ⒛芰π畔⒁约坝脕砉芾鞡SS的信息。
802.11管理功能為通過掃描,也就是被動地尋找“信標”傳輸或者利用“試探請求”/“試探響應”交換來主動探測AP的存在,站點就能知道一個BSS的存在。這里的掃描是站點發現一個BSS以及與該BSS相關聯的屬性的過程。掃描有兩種形式:被動掃描和主動掃描。站點在BSS中的成員身份是動態的。站點可能上電打開或關閉,或者站點可能是移動的,并移進或移出BSS所覆蓋的區域。站點通過“關聯”到BSS來成為BSS的成員。當離開BSS時,站點則變成“去關聯”。在一個或多個基礎BSS組成的擴展BSS(ESS, Extent Service Set)中,站點可以通過“重關聯”在ESS中從一個BSS遷移到另一個BSS。
其中,關聯是站點必須先與AP關聯,然后才被允許通過AP發送數據。在站點和AP間建立起一種映射關系,以允許分布系統(Distributed System, DS)內的消息可以抵達站點所關聯的AP,并最終抵達站點本身。在任何給定時刻,一個站點只能與一個AP關聯。重關聯是對站點的移動性提供支持,從而使站點可以在同一個ESS中從與一個AP相關聯轉移到另一個。去關聯-可以由站點或AP發起,以結束一個已有的關聯。站點在離開網絡時,應該主動執行去關聯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未經河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021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