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廣西金花茶多糖肽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34515.1 | 申請日: | 2018-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38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俊丞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天昌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K14/415 | 分類號: | C07K14/415;C07K1/36;C07K1/30;C07K1/16;C07K1/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沃園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孫文卉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廣西 金花 多糖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生物提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廣西金花茶多糖肽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廣西金花茶多糖肽的制備方法包括脫脂預處理、提取、醇沉、純化步驟,本發明廣西金花茶多糖肽的制備工藝合理,多糖肽提取效率高,純度高達86.3%,另外,制備的多糖肽抗氧化活性良好,對羥自由基的清除率達到73%,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達到81%,為金花茶作為抗氧化、抗衰老保健食品的開發提供理論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提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廣西金花茶多糖肽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金花茶花色金黃,多數種具蠟質光澤,晶瑩可愛,花型有杯狀、壺狀、碗狀和盤狀等,形態多樣,秀麗雅致,在山茶類群中,被譽為“茶族皇后”。金花茶是一種保健價值很高的藥食同源植物,金花茶的花葉均可入藥或食用,明代偉大的醫藥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山茶嫩葉炸熟、水淘,可食,亦可蒸曬作飲”。研究分析發現,金花茶含有40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化學成份,含有天然有機鍺、硒、錳、釩、鋅等多種對人體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茶多酚、維生素、黃酮、多糖和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經臨床實驗證明:金花茶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降血壓、抑制腫瘤生長、抗衰老、激活人體多種酶等特殊保健作用,與醫著記載相互吻合,互相應證。
中國專利申請CN106866833A公開了一種具有抗應激作用的金花茶多糖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金花茶的細枝或葉打成粗粉,85%乙醇濕滲漉,藥渣加水加熱回流,95%乙醇沉淀,離心得沉淀。該制備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廉,使用的是平時基本作為廢棄物的金花茶的細枝或葉,有利于資源的深入開發,制備的金花茶多糖可應用于抗應激藥物、耐疲勞藥物、耐缺氧藥物、耐寒冷藥物以及保健食品,但是采取了高溫提取,容易造成活性成分的損失。
多糖肽是一種糖蛋白,是多糖與蛋白質的復合體,具有很高的分子量,由多糖的重復單元組成。多糖肽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研究證實,多糖肽具有重要的藥理學作用,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氧化作用,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而且相對于多糖,有著口服有效性。
現有提取金花茶有效成分的方法是高溫提取,具有保健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質的部分活性會喪失,而且提取率、純度低,單位產品原料消耗量大。另外,有關多糖肽的研究逐漸受到關注,廣西金花茶是我國特有茶種,國內外對它的研究報道甚少,對其多糖肽制備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廣西金花茶多糖肽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的廣西金花茶多糖肽的純度高達86.3%,且抗氧化活性良好,可用于制備抗氧化、抗衰老等保健產品。
發明提供的一種廣西金花茶多糖肽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脫脂:金花茶葉片清洗后粉碎,過10-20目篩,得金花茶粉末,取上述所得金花茶粉末10g,加入二氯甲烷和乙醇,二氯甲烷和乙醇體積比為2-5:1-3,60-80℃回流2-3h,得脫脂金花茶;
S2、提取:向步驟S1所得脫脂金花茶中加入蒸餾水和纖維素酶,用質量濃度為5-10%的檸檬酸溶液調節pH值至5.5,40-60℃酶解0.5-1h,高溫滅酶,脈沖電場處理后超聲提取0.5-2h,3層200目紗布過濾,收集濾液,濾渣加入蒸餾水后同法操作再提取一次,合并濾液,濃縮,得多糖肽溶液;
S3、醇沉:將步驟S2所得多糖肽溶液在不斷攪拌中緩慢滴加無水乙醇,磁力攪拌20-40min后2-5℃靜置16-24h,10000-15000r/min高速離心,收集乙醇沉淀部分I,離心后的上清液再緩慢滴加無水乙醇,同法操作,收集乙醇沉淀部分II,合并兩次收集到的沉淀部分,真空低溫干燥,得多糖肽粗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天昌投資有限公司,未經廣西天昌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345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