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折疊式古琴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34116.5 | 申請日: | 2018-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75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洪崇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洪崇巖 |
| 主分類號: | G10D1/00 | 分類號: | G10D1/00;G10D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遠同律師事務所 31307 | 代理人: | 張堅 |
| 地址: | 2000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古琴 折疊式 琴尾 折疊 鉸鏈 琴身 琴弦 攜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折疊式古琴,包括琴身和設置在所述琴身上的琴弦,所述琴身分成琴額段和琴尾段,所述琴額段和所述琴尾段通過鉸鏈進行連接。本發明的古琴具有折疊功能,可以做到將古琴的長度變短一半,從而更方便表演者攜帶,有利于古琴的推廣和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國樂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古琴。
背景技術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歷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余音悠遠。
近幾年,隨著政府和文化人士對古琴的推廣,越來越多人開始學習彈奏古琴,古琴表演活動也越來越多。古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這么長的尺寸導致古琴的攜帶不是太方便,從而限制了古琴的推廣和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便攜帶的折疊式古琴,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折疊式古琴,包括琴身和設置在所述琴身上的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分成琴額段和琴尾段,所述琴額段和所述琴尾段通過鉸鏈進行連接。
所述琴身從中間分割成兩段。所述鉸鏈設置在所述琴額段和所述琴尾段的背面。
在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琴尾段的背面設置有能夠使雁足在其內沿所述琴尾段的長度方向移動的滑槽以及將所述雁足固定在所述滑槽的頭端的插銷,所述琴額段的背面開設有在所述琴身折疊后能夠容置所述雁足的足窩。
所述滑槽的側部位于所述滑槽頭部的位置具有與所述滑槽垂直的插銷移動槽,所述插銷位于所述插銷移動槽內,能夠從所述滑槽側部插入對所述雁足進行固定。
所述插銷移動槽邊緣還具有定位缺口。
所述雁足在移至所述滑槽末端位置并在所述琴身折疊后恰好位于所述足窩中。
所述琴額段的背面具有邊緣包圍琴軫且能夠將琴軫平躺放置在其中的凹腔。優選地,所述凹腔為矩形。
在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琴身折疊后,所述琴尾段的端頭恰好位于所述琴額段的兩個護軫之間。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古琴具有折疊功能,可以做到將古琴的長度變短一半,從而更方便表演者攜帶,有利于古琴的推廣和應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圖片來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仰視圖;
圖4-圖6為本發明的古琴的折疊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的折疊式古琴,包括琴身100和琴弦200。在本實施例中,琴弦200有7根。
在琴身100上,位于琴額的正面設置有岳山301,位于琴額的背面設置有7個琴軫302,琴額背面的頂端位置設置兩個彼此間隔的護軫303。在琴身100的背面還設置有兩個雁足304。另外,琴身1還設置有龍池305和風沼306。琴弦200一端牽引在琴軫302上并由岳山301支撐,另一端經琴尾的齦托的支撐,最終纏繞固定在雁足304上,通過操作琴軫302可以將琴弦漲緊。
本實施例中,琴身100從中間位置分割成兩段,一段為位于琴額側的琴額段410和另一段位于琴尾側的琴尾段420。琴額段410和琴尾段420通過設置在背面的兩個鉸鏈500進行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洪崇巖,未經洪崇巖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341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鋼琴演奏的自動調整裝置及調整方法
- 下一篇:一種抗側風的提琴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