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催化氧化NO的摻雜鈷改性釩磷氧化物負載型催化劑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033703.2 | 申請日: | 2018-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267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賈勇;顧明言;邵娜娜;龍紅明;戴波;陳宜華;盛廣宏;郭麗娜;田迎春;吳勝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7/198 | 分類號: | B01J27/198;B01J37/08;B01J37/16;B01J37/03;B01D53/86;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問律師事務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靜;胡鋒鋒 |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 氧化 no 摻雜 改性 氧化物 負載 催化劑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催化氧化NO的摻雜鈷改性釩磷氧化物負載型催化劑及制備方法,屬于大氣污染治理技術領域。本發(fā)明的催化劑以大比表面積TiO2為載體,負載摻雜Co改性釩磷氧化物,經以下方法制備得到:首先,將大比表面積TiO2煅燒獲得載體;其次,以偏釩酸銨為釩源,煅燒后,將其加入到還原劑異丁醇、溶劑苯甲醇混合有機物中,加熱、回流;接著按比例加入磷酸、硝酸鈷后,進行加熱、回流、抽濾、煅燒步驟后制成VPO?Co活性組分;最后,將載體和VPO?Co活性組分按一定比例加入蒸餾水中進行攪拌混合,經水浴蒸干,干燥、煅燒,研磨等步驟后得到催化劑。本發(fā)明制備的催化劑具有較高的催化氧化NO的活性,同時具有較強的抗SO2和H2O蒸汽毒化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大氣污染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催化氧化NO的摻雜Co改性釩磷氧化物(VPO-Co)負載型催化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燃煤煙氣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形成酸沉降、光化學煙霧和霧霾等大氣污染的一個主要原因。根據有關專家預測:到本世紀中期,煤炭消耗在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費中仍占據最大比重,這就說明我國凈化治理以NOx為主的大氣污染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加強對NOx的控制是當前我國大氣污染治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燃煤煙氣中含有的NOx以不溶于水的NO為主(NO所占比例超過95%),目前普遍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技術進行控制。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在脫硝過程中需要加入還原劑氨(NH3),一方面氨的價格較高,且NH3屬危險品,其運輸及儲存要求嚴格,另一方面氨的逃逸會對下游設備造成腐蝕,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風險。NOx既是污染物,也是資源,若將不溶于水的NO氧化為較活潑、溶解度較大的NO2,再以化學活性較高的氨作為吸收劑將其與SO2一并吸收,得到硫酸銨和硝酸銨的混合副產物,實現硫、氮資源的同步回收,將會是一種極具應用前景的同時脫硫脫硝技術。
目前,NO的氧化分為直接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其中,直接氧化法是采用ClO2、O3、KMnO4或H2O2等作為氧化劑來氧化NO,但該方法存在成本較高、腐蝕性強以及存在二次污染的風險等不足。選擇性催化氧化法(SCO)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利用煙氣中的過剩氧將NO氧化為NO2,無需添加氧化劑,工藝流程簡單,在現有SCR脫硝系統上進行適當改造就能工程應用,應用前景廣闊。
現有SCO催化劑主要有分子篩催化劑、貴金屬催化劑、碳基材料催化劑、過渡金屬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等。目前研究的SCO催化劑催化氧化NO的效率最高可達80%左右,然而催化劑的活性普遍易受煙氣中SO2和水蒸汽的影響而大幅下降,且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的解決。
如,中國專利CN 101259368A公開了一種金屬(Cu或Ce)離子交換的ZSM-5型分子篩催化劑催化氧化NO的方法,該催化劑催化氧化NO的氧化率最高可達76%;中國專利CN102274733B專利公開了一種Mn-Cu/TiO2負載型催化劑,該催化劑催化氧化NO的氧化率最高可達75%。又中國專利CN103706390A公開了一種以有機相法制備的N摻雜TiO2負載VPO活性組分的催化劑,該催化劑催化氧化NO的氧化率最高可達60%,該催化劑具有一定抗SO2毒化的性能,但煙氣中同時含有SO2和水蒸汽的條件下,NO的氧化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在于水分子競爭吸附占據活性位點所致。
因此,研究開發(fā)一種具有較高NO轉化率,同時具有較強抗SO2和水蒸汽能力的催化劑成為亟待解決同時脫硫脫硝技術的關鍵問題。
發(fā)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業(yè)大學,未經安徽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337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