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標志物在骨肉瘤診治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31964.0 | 申請日: | 2018-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5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揚;官建中;陳笑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劉揚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3 | 分類號: | C12Q1/6883;G01N33/68;G01N33/574;A61K45/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高倩倩;孟祥斌 |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骨肉瘤 生物標志物 應用 臨床診斷和治療 高通量測序 骨肉瘤細胞 分子指標 提示 發現 研究 | ||
本發明公開了生物標志物在骨肉瘤診治中的應用,所述生物標志物為PNPLA5。本發明通過高通量測序發現PNPLA5在骨肉瘤患者中表達上調,進一步研究發現,干擾PNPLA5的表達,可以降低骨肉瘤細胞的增殖率,提示PNPLA5可作為分子指標應用于骨肉瘤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領域,涉及生物標志物在骨肉瘤診治中的應用,具體的生物標志為PNPLA5。
背景技術
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是來源于胚胎間葉組織的惡性程度很高的實體性腫瘤。大多數骨肉瘤為原發性腫瘤,只有少部分為繼發性,好發部位位于血運豐富的四肢骨的干骺端,以下肢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最常見,其次是朧骨和腓骨近端。骨肉瘤多為溶骨性改變,少數為成骨性改變,骨肉瘤組織中含有不同成分的骨軟骨、纖維結締組織及增生骨樣骨組織。骨肉瘤病理學特點是腫瘤組織能產生高度惡性梭形基質細胞,并形成骨樣組織,腫瘤細胞還可以直接成骨和產生骨基質,可浸潤擴散至骨皮質及髓腔。目前也有新的研究表明,骨肉瘤的惡性腫瘤細胞并非完全來自于骨基質細胞,骨間質的多能干細胞惡性增殖也能導致骨肉瘤的發生。
骨肉瘤發病率在原發性惡性骨腫瘤中占據首位,骨肉瘤發病年齡多在15~25歲,發病率為4.5/100萬,在美國每年新發的骨肉瘤患者約為900例。骨肉瘤多早期遠處轉移,而且發展迅速,其轉移率及病死率非常高。單純行截肢治療或行保肢手術及腫瘤型假體置換手術無法有效控制腫瘤的轉移,患者常在短期內死于腫瘤肺轉移,如何治療骨肉瘤肺轉移成為骨肉瘤治療中面臨最重要問題之一。隨著治療手段的不斷提高,目前采用新輔助化療加保肢手術等綜合性治療已經成為治療骨肉瘤的主要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短期生存率,對骨肉瘤的治療已經取得了明顯進步。隨著手術及新輔助化療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未發生轉移的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70%左右,但對骨肉瘤轉移及復發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伴有肺部轉移的骨肉瘤患者短期生存率沒有明顯提高。
越來越多的治療開始向分子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方面靠近,從基因及干細胞角度去嘗試治療腫瘤病變是將來醫學的發展方向。目前腫瘤的治療包括介入治療、免疫治療、干細胞移植等多種手段,為惡性腫瘤的治療提供了可靠而安全的治療,而基因在骨肉瘤中的作用也越發受到重視,如專利CN 201510075917.2、CN 201510075920.4、CN201510075918.7、CN201510075919.1中就公開了WWP1、PNPLA5、CCTγ、PLEKHA5與骨肉瘤的發生發展相關。盡管骨肉瘤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迄今為止報道的骨肉瘤的生物標志物仍然較少,且尚未有效的生物標志物應用于骨肉瘤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因此尋找新的有效的生物標志物,對于骨肉瘤的早期診斷以及靶向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診斷標志物,該診斷標志物為PNPLA5。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種產品,能夠實現骨肉瘤的早期診斷,提高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本發明的目的之三,提供一種治療靶標,實現骨肉瘤患者的個性化治療。
本發明的目的之四,提供一種篩選預防和治療骨肉瘤的藥物的手段,當被篩選藥物能有效的降低生物標志物的表達水平時,說明該藥物為潛在的候選藥物。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檢測PNPLA5表達水平的試劑在制備診斷骨肉瘤的產品中的應用。其中,PNPLA5在骨肉瘤患者中表達上調。
進一步,所述試劑包括通過使用qRT-PCR、印記雜交、原位雜交、陣列雜交、基因芯片或新一代測序來檢測PNPLA5表達水平的試劑。
進一步,所述試劑選自:
特異性識別PNPLA5基因的探針;或
特異性擴增PNPLA5基因的引物;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劉揚,未經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劉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319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