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況優化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31072.0 | 申請日: | 2018-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343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謝小榮;張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24 | 分類號: | H02J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潤 |
| 地址: | 1000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側次 同步 阻尼 控制器 工況 優化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況優化方法及裝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據次同步阻尼計算器和次同步電流發生器獲取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受控電流源模型;根據風場和電網獲取受控系統的阻抗網絡模型;通過受控電流源模型和阻抗網絡模型得到全工況綜合性能評價指標;根據全工況綜合性能評價指標得到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全工況優化控制問題規范。該方法考慮了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和受控網絡在全工況下的阻抗網絡模型,以及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在全工況下都能提供有效阻尼抑制次同步諧振,有效的提高了網側阻尼控制器在全工況下的適應性和魯棒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況優化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風電等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其匯集區域常常出現復雜的諧振現象。國內外已有多起關于風機等引起的次同步諧振事故發生。
然而,由于風電匯集區域風電機組數量較多,運行工況有較大差異,因此針對提高風電等新能源的次同步阻尼從而抑制次同步諧振缺乏有效解決措施。相關技術中,提高風電場次同步阻尼的方法主要針對單一工況下的簡單系統,缺乏針對復雜系統多種運行工況的綜合考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況優化方法,該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網側阻尼控制器在全工況下的適應性和魯棒性,并使得網側阻尼控制器在全工況下都能提供有效阻尼。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況優化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況優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次同步阻尼計算器和次同步電流發生器獲取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受控電流源模型;根據風場和電網獲取受控系統的阻抗網絡模型;通過所述受控電流源模型和所述阻抗網絡模型得到全工況綜合性能評價指標;根據所述全工況綜合性能評價指標得到所述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全工況優化控制問題規范。
本發明實施例的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況優化方法,形成了網側阻尼控制器的受控電流源模型,方便參數優化和設計,形成了受控系統的阻抗網絡模型,便于考慮風機、變壓器、線路的綜合影響,建立了全工況綜合性能評價指標,有效的提高了網側阻尼控制器在全工況下的適應性和魯棒性,設計并優化求解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全工況優化目標,使得網側阻尼控制器在全工況下都能提供有效阻尼。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況優化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網側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受控電流源模型為:
iabc(s)=HF(s)Hd(s)(Hci(s)iin(s)+Hcu(s)uin(s)),
其中,iabc(s)為實際輸出的電流,HF(s)為濾波器模型,Hd(s)為次同步電流發生器模型,Hci(s)為電流信號比例移相,Hcu(s)為電壓信號比例移相,iin為受控系統電流反饋信號;uin為受控系統電壓反饋信號。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阻抗網絡模型為:
ZΣ=Z風場+Z電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310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