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氣分離結構及設有其的油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30800.6 | 申請日: | 2018-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27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王彥軍;鄭孫騰;雷慶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門市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5/035 | 分類號: | B60K15/035;B60K15/03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劉靜 |
| 地址: | 529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氣分離 結構 設有 油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氣分離結構及設有其的油箱,油氣分離結構設置于油箱內,包括:殼體,包括底壁、側壁及頂壁;底壁、側壁以及頂壁共同界定形成容納腔,殼體底部開設第一通氣孔;隔離件,收容于容納腔內;通氣管;其中,底壁上開設有第一連接孔,隔離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且隔離件內形成有隔離腔;第一端設置于頂壁與第二端之間,第二端上開設有第二通氣孔,通氣管穿過第一連接孔伸入隔離腔內并與隔離腔連通。上述油氣分離結構,箱體內的燃油雖然可通過第一通氣孔濺入容納腔內,但卻由于隔離件的阻擋而無法進入通氣管內,從而通過第一通氣孔重新回流至箱體內。因此,在不影響燃油蒸汽回收的同時可避免燃油通過油氣分離結構進入外部回收結構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工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油氣分離結構及設有其的油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車等交通工具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便利。目前,大部分摩托車均采用燃油供能,燃油通常儲存在油箱中以滿足行駛過程中的功能要求。由于燃油在常溫條件下會自然蒸發形成燃油蒸汽,為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燃油蒸汽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因此油箱采用封閉結構以避免燃油蒸汽外泄。而由于油箱采用封閉結構,因此蒸發的燃油會導致油箱內的氣壓發生比變化而影響燃油的輸送。
因此,為了解決燃油蒸發到大氣而污染環境的問題和燃油蒸汽改變油箱內的氣壓而影響燃油輸送的問題,通常設置油氣分離器、炭罐等裝置并將炭罐與油箱連通,從而通過炭罐吸附多余的燃油蒸汽。燃油蒸汽經過油氣分離器與傾倒閥進入炭罐內,被炭罐內的活性炭吸附儲存。當車輛的發動機運轉時,化油器脫附負壓將貯存在炭罐內的燃油蒸汽吸入氣缸內燃燒以為車輛提供動力。并且在燃油箱向化油器供油時,大氣從炭罐經傾倒閥、油氣分離器進入到燃油箱內,從而平衡燃油箱內壓力。
目前,現有技術中的油氣分離器通常包括外殼與通氣管,外殼上設有供燃油蒸汽進入的通氣孔,油箱內的燃油蒸汽通過通氣孔進入外殼內,然后沿通氣管進入炭罐中。當車輛劇烈顛簸行駛或車輛傾倒的時候,油箱內的晃動的燃油會從油氣分離器外殼上的通氣孔沖入油氣分離器,進入油氣分離器內的一部分汽油會飛濺入通氣管而沿通氣管流出進入到炭罐,進而從炭罐的溢流管流出,從而導致燃料的浪費,同時也縮短了炭罐的使用壽命。另一部分燃油則通過外殼下部的通氣孔流回油箱中。但是由于持續的顛簸抖動,燃油箱傾斜角度不斷的變化,外殼下部的通氣孔不會一直處于最低位置,因此油氣分離器內總會殘存一部分燃油未流回燃油箱,隨車輛的不斷顛簸搖動而會有部分殘存的燃油濺入通氣管中而流出到炭罐。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燃油容易通過油氣分離器進入炭罐的問題,提供一種可避免燃油通過油氣分離器進入炭罐的油氣分離結構及設有其的油箱。
一種油氣分離結構,設置于油箱內,包括:
殼體,包括底壁、圍設于所述底壁四周的側壁及覆蓋所述側壁遠離所述底壁一端的頂壁;所述底壁、所述側壁以及所述頂壁共同界定形成封閉式的容納腔,所述殼體底部開設第一通氣孔;
隔離件,收容于所述容納腔內;以及
通氣管;
其中,所述底壁上貫穿開設有第一連接孔,所述隔離件包括第一端及與所述第一端連接且相對的第二端,且所述隔離件內形成有連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隔離腔;所述第一端設置于所述頂壁與所述第二端之間,所述第二端上開設有連通所述隔離腔與所述容納腔的第二通氣孔,所述通氣管穿過所述第一連接孔伸入所述隔離腔內并與所述隔離腔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門市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門市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308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草原恢復生態袋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復合機引膜放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