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RabbitMQ消息中間件的軟件自動化測試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30703.7 | 申請日: | 2018-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41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雪瑩;葉建芳;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6 | 分類號: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錢文斌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軟件自動化測試 消息中間件 自動化測試 產品測試 管理層 任務層 多臺計算機 并行處理 工作調度 腳本運行 接收測試 開發周期 人力物力 驗證模塊 硬件資源 自動運行 客戶端 終端 測試 反饋 節約 開發 管理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RabbitMQ消息中間件的軟件自動化測試平臺,包括項目管理層、實現層和任務層,所述項目管理層是在產品測試階段對產品測試/驗證模塊進行管理的層次;所述實現層是對自動化測試工作進行工作調度及并行處理的單元;所述任務層是多臺計算機終端通過客戶端接收測試用例并通過底層腳本運行測試用例得到測試結果的執行端。本發明可以充分利用兩端硬件資源,且自動化測試節約大量人力物力,可7*24小時自動運行,對軟件的缺陷反饋快速,縮短開發周期,降低了開發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軟件自動化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RabbitMQ消息中間件的軟件自動化測試平臺。
背景技術
軟件的自動化測試就是執行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制的自動測試程序,控制被測軟件的執行,模擬手動測試步驟,完成全自動或半自動測試。隨著計算機科技的發展及人們對軟件質量、成本和進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而得到很快的發展。而如今軟件規模不斷擴大,軟件設計復雜程度不斷提高,導致軟件開發中出現錯誤或缺陷的機會越來越多,這就使得測試在軟件開發過程中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而手工測試由于其極具限制的效率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已逐漸被全自動或半自動化測試取代。且對于一些需求變動不頻繁、軟件需要長期維護且手工測試難以完成的軟件測試,自動化測試則展現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動化測試目的在于縮短測試周期,增強對軟件性能方面的測試能力等,從而保證軟件質量并使軟件能夠提前上線。自動化測試可以高效的完成一些重復性測試,降低了人為因素對測試過程的干擾,排除了測試的隨機性和盲目性,降低冗余,減少遺漏等。
由于國外計算機科技發展較早,目前,較成熟的自動化測試平臺大多屬于國外某些知名IT公司開發,如谷歌、IBM、微軟等已經就自動化測試相關工具、技術、自動化測試框架等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如今已具有能穩定運行的自動化平臺。如常用的商用傳統自動化測試工具有Mercury公司的QTP、IBM公司的RFT。雖然這些商用測試平臺性能已經相對穩定,但購買價格高,長期維護成本高,且由于國外的技術封鎖,企業很難對平臺進行擴展,同時平臺開發使用的是傳統編程語言,其測試用例的編寫對測試人員來說也是個難題。常用的開源測試工具有用于Web應用程序測試的Selenium,支持移動APP測試的Appium,用于GUI測試的Autoit等。雖然這些開源工具初期可以免費引進,但工具BUG多,維護不夠及時,且引入后的集成開發困難。
國內的自動化測試技術探索起步相對較晚,在企業內的軟件自動測試系統仍處于起步階段。測試人員技能水平相對而言比較低,因此具有搭建自動化測試平臺能力的公司并不多。對于一些中小型公司,由于資金匱乏,且對自動化測試帶來的效益沒有遠見、對自動化測試發展重視不足等原因,自動化測試沒有得到很好地發展。僅有些較大型的公司會投入部分人力物力到自動化測試平臺的搭建中,但由于沒有太多的參照,因此也導致了自動化研究的發展緩慢。
綜合以上軟件自動化測試平臺開發面臨的困難,目前,多數公司在開發平臺的過程中采用現有的開發框架,在軟件開發的整體架構下,融合多種開源/商用組件開發適合其公司產品的自動化測試平臺,雖然擴展性差,但開發成本較低、針對性強。目前常見的軟件開發整體架構為B/S架構、C/S架構。B/S結構即瀏覽器和服務器架構,工作界面通過瀏覽器實現,極少部分事物邏輯在前端實現,主要事物邏輯在服務器端實現,是種三層結構。簡化了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C/S架構即客戶端和服務器的兩層架構,將一些頻繁與用戶打交道的應用任務交由前端的較簡單的客戶端,較復雜的計算和重要的資源管理交給網絡服務器完成。可以充分利用兩端硬件環境的優勢,將任務合理分配,降低了系統的通訊開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3070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