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再生稻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30301.7 | 申請日: | 2018-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24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明(設計)人: | 馮思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衡南縣良林農機農技種養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G22/22 | 分類號: | A01G2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孫巍 |
| 地址: | 湖南省衡***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再生稻 種植 水稻 生長過程 生長區域 管理 收割 播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再生稻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品種的選擇;(2)播種;(3)種植;(4)頭季稻管理;(5)頭季稻收割;(6)再生稻管理;(7)收取。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再生稻的種植方法,不僅能合理利用地,還能增加適合再生稻生長區域的水稻產量,在頭季稻和再生稻生長過程中進行合理的管理,便可以增加再生稻的產量,進而增加水稻的年產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再生稻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再生稻因口感比頭季稻好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但人們對再生稻的產量沒有引起重視,僅僅是在頭季稻熟后的一段時間里,發現再生稻成熟后進行收割。在一年一季有余不足兩季的水稻種植區域,是再生稻生長的最好地區,如何在這些地區將再生稻的種植方法進行推廣,不僅可以讓人們吃到獨特的米,還可以每年增加水稻的產量,對適合再生稻生長的區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再生稻的種植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再生稻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品種的選擇:優選水稻的種植品種為Y兩優9918;
(2)播種:在三月初,在田間采用地膜育秧的方式進行育苗;
(3)種植:采用寬窄行種植的方式,同行中相鄰穴之間的距離為13-15cm,行間距以20-23cm與33-35cm相間隔;
(4)頭季稻管理:頭季稻以每畝8~10千克的比例施純氮,在頭季稻成長過程中要注意灌水和搞好防蟲害,適時足量施好促芽肥,在頭季稻齊穗的后15~20天,是再生芽分化時期,每畝施用尿素7~15公斤,促進休眠芽的生長;
(5)頭季稻收割:在頭季稻黃熟期進行收割,收割過程中,留高度為20~40厘米的道樁;
(6)再生稻管理:頭季稻收割以后,及時清除雜草,扶正稻樁,每畝施尿素7~10公斤,在破口至抽穗期,采用根外施肥,每畝用“九二0”1克,兌水50公斤噴施,在抽穗達1/3時,再用“九二0”0.5~1克,加尿素0.2公斤,兌水30~50公斤噴施;頭季稻收獲后10天內,應保持田間濕潤,收割以后的24~30天,再生稻進人抽穗揚花期,田面保持淺水,后期田間保持干燥易陷足狀態;再生稻成長期間及時防治病蟲害;
(7)收取:待再生稻黃熟后進行收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再生稻的種植方法,不僅能合理利用地,還能增加適合再生稻生長區域的水稻產量,在頭季稻和再生稻生長過程中進行合理的管理,便可以增加再生稻的產量,進而增加水稻的年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在此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發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再生稻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品種的選擇:優選水稻的種植品種為Y兩優9918;
(2)播種:在三月初,在田間采用地膜育秧的方式進行育苗;
(3)種植:采用寬窄行種植的方式,同行中相鄰穴之間的距離為15cm,行間距以23cm與35cm相間隔;
(4)頭季稻管理:頭季稻以每畝10千克的比例施純氮,在頭季稻成長過程中要注意灌水和搞好防蟲害,適時足量施好促芽肥,在頭季稻齊穗的后20天,是再生芽分化時期,每畝施用尿素15公斤,促進休眠芽的生長;
(5)頭季稻收割:在頭季稻黃熟期進行收割,收割過程中,留高度為40厘米的道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衡南縣良林農機農技種養專業合作社,未經衡南縣良林農機農技種養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303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產水稻的生態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富硒旱稻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