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快速掃描陽極溶出伏安技術檢測食源性致病菌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29555.7 | 申請日: | 2018-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56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宋信信;郭智勇;孟維強;楊帆;胡宇芳;王邃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48 | 分類號: | G01N27/48;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 地址: | 31521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食源性致病菌 電化學免疫傳感器 陽極 捕獲單元 技術檢測 快速掃描 信號單元 磁分離 溶出 制備 清洗 陽極溶出峰電流 應用 玻碳電極表面 復合納米材料 納米顆粒溶液 戊二醛溶液 捕獲抗體 定量關系 高靈敏度 檢測結果 抗體結合 樣品溶液 氨基化 滴加 檢測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快速掃描陽極溶出伏安技術檢測食源性致病菌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特點是包括以下步驟(1)將氨基化Fe3O4納米顆粒溶液中加入到戊二醛溶液中反應后,經磁分離清洗后加入食源性致病菌捕獲抗體反應后,經磁分離清洗后獲得捕獲單元溶液;(2)將復合納米材料AgNPs@g?C3N4與食源性致病菌抗體結合后獲得信號單元;(3)向磁性玻碳電極表面依次滴加捕獲單元、食源性致病菌樣品溶液、信號單元后得到電化學免疫傳感器,其應用為根據陽極溶出峰電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源性致病菌的檢測方法,尤其是涉及基于快速掃描陽極溶出伏安技術檢測食源性致病菌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食源性致病菌是指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為傳播媒介的致病性細菌。食品在采集、加工、運輸等環節中很容易受到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因之而起的食物中毒和疾病爆發事件頻頻發生,我國每年因食源性致病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70億美元。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創傷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傳統檢測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為生化培養鑒定法,此法步驟繁瑣,檢測周期長,耗時費力。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快速發展,聚合酶鏈式反應(PCR)、DNA雜交和環介導等溫擴增(LAMP)、生物芯片等方法也被應用于檢測食源性致病菌,獲得了較好的準確度和靈敏度,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假陽性幾率偏高、儀器昂貴、檢測成本高、檢測步驟復雜、檢測時間長等。因此,開發靈敏、準確、簡便、快速的食源性致病菌檢測方法,是迫切需求。
陽極溶出伏安法是一種常用的電化學分析方法,是指向工作電極施加氧化掃描電壓,使工作電極上的金屬氧化溶出而產生氧化電流,根據氧化過程的電流進行定量分析的電化學分析法。通常在陽極溶出之前,先向工作電極施加還原電壓,使待測金屬離子在工作電極表面部分地還原成金屬實現富集濃縮,達到提高檢測靈敏度的目的。目前,采用功能化復合納米材料提高陽極溶出伏安法檢測靈敏度的報道不多。另外,根據電化學基本理論,陽極溶出時電壓掃描速度越大,單位時間內溶出金屬離子數量越多,氧化電流越大,檢測靈敏度也就越高,然而,由于電路設計存在較高難度,此類研究少見。
電化學免疫傳感器將電化學傳感技術與免疫分析技術相結合,既有電化學傳感器的靈敏、簡便、快速、經濟等優點,又有免疫分析的專一性和準確性等特點。近年來,各種納米材料尤其是二維納米材料如石墨烯、石墨相碳化氮(g-C3N4)等,在傳感器構建方面應用廣泛。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公開任何關于基于快速掃描陽極溶出伏安技術檢測食源性致病菌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制備方法的相關研究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靈敏度、高特異性、檢測結果可靠、步驟簡單以及檢測速度快的基于快速掃描陽極溶出伏安技術檢測食源性致病菌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快速掃描陽極溶出伏安技術檢測食源性致病菌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捕獲單元(cAb@Fe3O4)的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2955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