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橋梁表面裂縫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029385.2 | 申請日: | 2018-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329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信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晟達機械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5/00 | 分類號: | G01M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橋梁表面 拍攝系統(tǒng) 照明系統(tǒng) 裂縫檢測裝置 承載系統(tǒng) 定位系統(tǒng) 圖像 數(shù)據(jù)采集存儲系統(tǒng) 防護罩 采集 爬墻機器人 分析系統(tǒng) 缺陷定位 實時采集 實時分析 檢測 硬盤 裂縫 承載 橋梁 移動 記錄 配合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橋梁表面裂縫檢測裝置,包括:照明系統(tǒng),用于對待檢測的橋梁表面提供照明;拍攝系統(tǒng),安裝在防護罩內,用于與所述照明系統(tǒng)配合采集橋梁表面圖像;定位系統(tǒng),安裝在承載系統(tǒng)上,用于確定缺陷在橋梁上的位置,數(shù)據(jù)采集存儲系統(tǒng),用于接收實時采集的橋梁表面圖像和缺陷定位信息并記錄在硬盤上;分析系統(tǒng),用于對拍攝系統(tǒng)采集的橋梁表面圖像進行實時分析,檢測橋梁表面是否存在裂縫;承載系統(tǒng),包括爬墻機器人,用于承載所述照明系統(tǒng)、拍攝系統(tǒng)、定位系統(tǒng),并在橋梁表面移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橋梁安全監(jiān)測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橋梁表面裂縫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橋梁表面出現(xiàn)裂縫是內部損傷達到一定危險程度的集中表現(xiàn),是橋梁出現(xiàn)結構性危險的最明顯的信號,當裂縫的寬度達到0.2mm以上時,外界水汽容易進入內部加速鋼筋腐蝕,可能直接破壞橋梁整體性,使橋梁承載能力大為降低,影響橋上道路鐵路安全。因此,及時捕捉、檢查橋梁表面裂縫,對于預示或及時發(fā)現(xiàn)工程險情,保證橋梁的可靠運營以及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橋梁檢測主要依靠工作人員乘坐在橋檢車的吊籃里靠近待檢測橋面人工觀察,主要憑借個人經驗目視檢測,給定檢測結果,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且效率低、危險性高,同時,因吊籃要靠近待檢測橋面,當?shù)趸@遇到橋墩和避車臺時,橋檢車要停止走行,收回吊籃,避開橋墩和避車臺后再伸展到工作位置,工作效率很低;另外一種方式是應用視覺技術在地面用遠距離觀測裝置或者其它搭載裝置檢查橋梁表面,多是對城市里距離較短的公路橋梁進行檢測,但這種方式易受天氣變化的影響,在實際應用中難以保證效果。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橋梁表面裂縫檢測裝置。
本發(fā)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橋梁表面裂縫檢測裝置,包括:照明系統(tǒng),用于對待檢測的橋梁表面提供照明;拍攝系統(tǒng),安裝在防護罩內,用于與所述照明系統(tǒng)配合采集橋梁表面圖像;定位系統(tǒng),安裝在承載系統(tǒng)上,用于確定缺陷在橋梁上的位置;數(shù)據(jù)采集存儲系統(tǒng),用于接收實時采集的橋梁表面圖像和缺陷定位信息并記錄在硬盤上;分析系統(tǒng),用于對拍攝系統(tǒng)采集的橋梁表面圖像進行實時分析,檢測橋梁表面是否存在裂縫;承載系統(tǒng),包括爬墻機器人,用于承載所述照明系統(tǒng)、拍攝系統(tǒng)、定位系統(tǒng),并在橋梁表面移動。
優(yōu)選地,所述照明系統(tǒng)為藍光LED照明燈。
優(yōu)選地,所述拍攝系統(tǒng)為CCD攝像頭,該攝像頭通過無線網絡與數(shù)據(jù)采集存儲系統(tǒng)相連。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1)與現(xiàn)有人工得橋梁檢測技術相比,采用視覺檢測技術,避免了傳統(tǒng)人工檢測時容易受疲勞、操作經驗等主觀因素影響的缺點,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操作危險性;(2)采用爬墻機器人承載拍攝設備,能夠在無需外部設備的情況下自由在橋梁表面移動,不受地理位置影響,靈活性強,且本裝置子帶照明系統(tǒng),降低對自然光的依賴性,適應性強;(3)操作人員僅需在遠程監(jiān)控本裝置的運作,有效提高操作人員的工作環(huán)境;(4)通過定位系統(tǒng)準確地獲取檢測到的裂縫的準確位置,并且自動生成檢測記錄,方便后續(xù)對裂縫進行針對性處理。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的框架結構圖;
圖2為本發(fā)明分析系統(tǒng)的框架結構圖。
附圖標記:
照明系統(tǒng)1、拍攝系統(tǒng)2、定位系統(tǒng)3、數(shù)據(jù)采集存儲系統(tǒng)4、分析系統(tǒng)5、承載系統(tǒng)6、圖像預處理模塊50、裂縫檢測模塊51、圖像后處理模塊52、裂縫識別模塊53、標記模塊54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應用場景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晟達機械設計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晟達機械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293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