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測試同軸連接器的無源互調的測試工裝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28514.6 | 申請日: | 2018-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316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明(設計)人: | 安紅娟;張玉俊;劉進;鄭繼恩;吳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 地址: | 美國北卡***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主體 同軸連接器 內環 測試工裝 內觸頭 測試 固定套筒 偏壓構件 彈性構件 無源互調 施加 適配器連接器 徑向壓力 電接觸 軸向力 軸向 接納 | ||
本發明涉及用于測試同軸連接器的無源互調的測試工裝和方法。測試工裝包括:(a)適配器連接器,其包括:內觸頭;外主體,該外主體周向地圍繞內觸頭并且與內觸頭間隔開,該外主體包括內環和外環,在內環和外環之間具有間隙;和彈性構件,其與外主體電接觸;以及(b)基座,其包括固定套筒和偏壓構件,該偏壓構件向固定套筒和外主體施加軸向力,該偏壓構件允許外主體和內觸頭相對于固定套筒進行軸向和徑向的調節。外主體的內環與外環之間的間隙構造成接納待測試的同軸連接器的外主體的外環。測試工裝的內環位于待測試的同軸連接器的外主體的內環的徑向外側。彈性構件定位成向待測試的同軸連接器的外主體的內環施加徑向壓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用于測試同軸連接器的無源互調的測試工裝(fixture)和方法。
背景技術
RF通信系統中通常使用同軸電纜。典型的同軸電纜包括內導體、外導體、分隔內導體和外導體的介電層以及覆蓋外導體的護套。同軸電纜連接器可以用于終止同軸電纜,例如,在要求高水平的精度和可靠性的通信系統中。
同軸連接器接口提供(a)終止于承載所需連接器接口的連接器的電纜和(b)具有安裝在電子設備或另一電纜上的配合連接器接口的相應的連接器之間的連接/斷開功能。典型地,一個連接器將包括連接到同軸電纜的內導體的諸如銷或柱的結構和連接到同軸電纜的外導體的外導體連接器主體;這些部件與第二連接器的配合套筒(用于內導體的銷或柱)和另一個外連接器主體配合。同軸連接器接口通常利用螺紋的聯接螺母或其它保持器,當聯接螺母(其被連接器中的一個捕獲)被螺紋連接到另一個連接器上時,其將連接器接口對拉入到牢固的機電接合中。
無源互調(PIM)失真是電氣干擾/信號傳輸劣化的一種形式,其可能在較不對稱的互連的情況下發生和/或當機電互連隨著時間移位或劣化而發生。互連可能由于機械應力、振動、熱循環和/或材料劣化而移位。PIM會是重要的互連質量特征,因為由單個低質量互連產生的PIM可能降低整個RF系統的電氣性能。因此,經由連接器設計來減少PIM通常是期望的。
PIM測試通常通過將同軸電纜和連接器附接到配合的測試工裝并評估性能來執行。圖1中示出了示例性測試工裝和被測試的連接器。在圖1的左側示出的工裝110包括內觸頭112、外主體114,該外主體周向地圍繞內觸頭112,使得在它們之間存在間隙116。聯接螺母118定位在外主體114的徑向外側,并由外主體114的外表面上的肩部114a保持就位。內觸頭112包括截頭圓錐形末端112a和肩部112b。外主體114在其內表面上具有肩部114b。在圖1的右側示出的連接器150是標準的7/16DIN陰連接器,其具有帶有彈性指狀部152a的內觸頭152和帶有周向地夾著間隙156的內環154a和外環154b的外主體154。外主體154還包括外螺紋154c。
連接器150安裝在工裝110上,使得彈性指狀部152a捕獲工裝110的內觸頭112的末端112a,并且外主體154的內環154a和外環154b捕獲外主體114。外主體154的內環154a“以底部(bottoms out)”抵靠在工裝110的外主體114的肩部114b上。通過將聯接螺母118旋擰到外主體154的螺紋154c上,連接器150被固定到位。一旦連接器150被固定到工裝110,PIM測試就可以以常規的方式在連接器150上發生。
工裝110有時可能產生不一致的結果,因為聯接螺母118在配合期間/之后的扭矩水平可能影響PIM的產生。而且,連接器150與工裝110的經由聯接螺母118的聯接和斷開可能是耗時的。此外,確保可靠的軸向接觸所需的扭矩的幅度可能難以在近距離內實現。此外,工裝110不能適應未對準的配合連接器,并且缺乏快速推入/拉出功能,并且通常不適合模塊化和密集的現場操作。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康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285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