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水抽取量自動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27904.1 | 申請日: | 2018-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293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蓋迎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04D15/00 | 分類號: | F04D15/00 |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馬正良 |
| 地址: | 7300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量自動控制 地下水 離心泵 自動控制裝置 地下水抽取 用水需求 水資源利用效率 遠程服務器端 自動控制水泵 接收服務器 控制器信號 自動控制器 出水流量 發送天線 閥門流量 控制水位 流量數據 模塊提供 微處理器 信號計算 出流量 需水量 有效地 啟閉 傳輸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下水抽取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是:該裝置由離心泵自動控制和流量自動控制兩部分組成。離心泵自動控制器可以接收遠程服務器端用水需求,通過微處理器根據傳輸的信號計算出離心泵關閉時間;利用需水量自動控制水泵的工作時間和時段以及自動調節出水流量;流量自動控制利用流量自動控制模塊提供的閥門流量控制器信號接收與發送天線13接收服務器端發來的流量數據,控制水位高度。本發明能夠根據用水需求實時啟閉離心泵實現地下水的開采,同時可以通過流量自動控制模塊調節地下水的出流量,達到精確開采地下水的優點,能夠更加精確地控制地下水的開采量,有效地提高地下水水資源利用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自動控制儀器,具體是指一種能夠根據實際用水需求,實現地下水取水泵工作時間和出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許多地區地下水開采量嚴重超標,造成許多生態環境問題。目前,地下水開采工作時間和工作時段主要通過手動控制水泵,由于手動控制對地下水的開采帶來許多主觀人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地下水超采的主要原因。為了有效地提高地下水利用效率,根據實際需水自動控制地下水的開采量,研發一種具有可控性強、根據需水自動啟閉水泵工作時間,具有自動控制出水流量功能的地下水抽取量自動控制裝置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傳統人工控制水泵開采地下水的主觀性,根據建設水資源節約型國家和加快提高地下水利用效率的需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下水抽取量自動控制裝置根據需水量精確地控制地下水的開采,以利于提高地下水利用效率。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地下水抽取量自動控制裝置,主要由進水管、離心泵、流量自動控制裝置、流量自動控制裝置箱體和出水管組成。過濾網通過底閥與進水管相連,進水管再與后設置的離心泵的泵殼相連,泵殼接出水管,且出水管內置有止逆閥,并置有流量自動控制裝置及其相連的流量自動控制裝置箱體。電機通過轉子穿過機械密封圈與葉輪基座連接,電機下部安裝有基座。電機表面鑲嵌有離心泵自動控制器盒體;離心泵自動控制器箱體背板上裝有離心泵自動控制器信號接收與發送天線、離心泵自動控制微處理器和離心泵啟閉控制器,離心泵自動控制器盒體面板上置有離心泵啟閉狀態顯示器,流量自動控制裝置箱體前面板上置有閥門狀態顯示器,流量自動控制裝置箱體的上半部分為封閉箱體,下半部分為底部滑動門密封槽,整個滑動門嵌于側板凹形滑動門穩定槽與底部滑動門密封槽中;提升電動機和下降電動機固定在流量自動控制裝置箱體頂部的加厚鋼板上,牽引鋼索一端與提升電動機連接,另一端與下降電動機連接,滑動門中部設置滑動門支架,牽引鋼索中間利用牽引線固定鎖被固定在滑動門支架上,并嵌于流量自動控制裝置箱體背板滑動門支架滑動槽中;流量自動控制裝置箱體中部裝有中心基板,閥門流量控制微處理器和閥門流量控制器信號接收與發送天線被鑲嵌在中心基板上,出水管端部有出水管接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改變原有的人工啟閉地下水開采離心泵的傳統方式,并實現了實時遠程自動控制。
2、能夠根據用水計劃遠程實時啟閉離心泵,通過需水計算啟閉時間,精確控制離心泵啟動和關閉時間,有效地提高地下水水資源利用效率。
3、能夠實時顯示離心泵啟閉狀態,并將該狀態通過遠程控制發送到遠程服務器,為地下水開采管理者提供了依據。
4、能夠根據實際需水特征,自動計算出水流量,并通過流量自動控制裝置調節出水流量,實現出水流量的精確控制。
5、具有遠程通訊功能,實時遠程掌握裝置工作動態和控制裝置工作情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地下水抽取量自動控制裝置正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地下水抽取量自動控制裝置透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地下水抽取量自動控制裝置自動控制離心泵側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279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