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產品質量好的五水偏硅酸鈉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25779.0 | 申請日: | 2016-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6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胡天喜;葉旦旺;范圣華;包曉剛;顏玉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3/32 | 分類號: | C01B33/3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崢;柯玉珊 |
| 地址: | 3555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產品質量 五水偏 硅酸鈉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五水偏硅酸鈉的生產方法,將氫氧化鈉固體、微硅粉和水混合,獲得氫氧化鈉質量濃度為37?39%的混合液,將所述混合液置于60?80℃條件下反應30?90min,然后將反應后的混合液進行過濾,取過濾后的清液進行調模,調整模數為0.6?1.6,將調模后的清液于40?52℃條件下進行結晶,獲得所述五水偏硅酸鈉。本發明的五水偏硅酸鈉的生產方法具有反應條件便于控制且產品質量好的優點。
本案是以申請日為2016年01月26日,申請號為201610051622.6,名稱為“一種五水偏硅酸鈉的生產方法”的發明專利為母案而進行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偏硅酸鈉的生產技術,特別涉及一種五水偏硅酸鈉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偏硅酸鈉的常規生產方法是以石英砂和燒堿為原料,將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石英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在100-150℃下反應,再進行調模、結晶和干燥等工藝生產而成,通常石英砂的粒度為100-325目之間。除了以石英砂為原料的主要生產工藝外,在現有工藝中,還有以硅灰石(主要成分為CaSiO
專利號為201510566278.X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五水偏硅酸鈉的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以二氧化硅含量為99.3-100%的石英砂和氧化鈉含量為45~50%的燒堿為反應原料,所述石英砂與所述燒堿的重量比1:1.5-1.8,在壓力0.6-1.6MPa、溫度150-200℃的條件下反應4-12小時,得液體硅酸鈉粗液;(2)在80-95℃溫度下,向所述液體硅酸鈉粗液中加入絮凝劑,攪拌30-60分鐘,靜置10-15小時,得絮凝液,向所述絮凝液中加入助濾劑,經過濾裝置進行過濾,得硅酸鈉精制液和濾渣;(3)將所述硅酸鈉精制液和氧化鈉含量為50%的燒堿按照重量比1.5-2.5:1的比例進行混合,制得二氧化硅與氧化鈉總含量為55-60%的五水偏硅酸鈉熔融液體;(4)將所述五水偏硅酸鈉熔融液體進行冷卻,冷卻的同時向所述五水偏硅酸鈉熔融液體內通入壓縮空氣,進行氣流攪拌,使所述五水偏硅酸鈉熔融液體的溫度冷卻至65-70℃;(5)將上述冷卻后的五水偏硅酸鈉熔融液體與小顆粒晶種進行充分混合攪拌,使所述五水偏硅酸鈉熔融液體均勻地附著在所述小顆粒晶種表面,再經冷卻后,使所述五水偏硅酸鈉熔融液體在所述小顆粒晶種表面固化結晶;(6)結晶后,再經過風冷或水冷,冷卻至50℃以下,經18-30目篩進行篩分,即得。
上述專利公開的五水偏硅酸鈉的生產方法是以二氧化硅含量為99.3-100%的石英砂和氧化鈉含量為45~50%的燒堿為反應原料,其仍存在雜質不易去除和工藝過程難控制的問題,因而應用規模及范圍較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反應條件易控制的五水偏硅酸鈉的生產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五水偏硅酸鈉的生產方法,將氫氧化鈉固體、微硅粉和水混合,獲得氫氧化鈉質量濃度為37-39%的混合液,將所述混合液置于60-80℃條件下反應30-90min,然后將反應后的混合液進行過濾,取過濾后的清液進行調模,調整模數為0.6-1.6,將調模后的清液于40-52℃條件下進行結晶,獲得所述五水偏硅酸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257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