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防切花菊雜交種子病變和提高種子出苗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18864.4 | 申請日: | 2018-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846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田敏;岳麗;楊曉;莫錫君;顧強鍵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豐島花卉有限公司;開遠豐島花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達恒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楊青 |
| 地址: | 650400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防 切花 雜交 種子 病變 提高 出苗率 方法 | ||
1.一種預防切花菊雜交種子病變和提高種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在切花菊雜交授粉過程中,當頭狀花序中舌狀花花瓣生長至長于雌蕊柱頭時,用刀片將舌狀花花瓣削短至低于柱頭1-2mm;
2)削除舌狀花花瓣的第2天,在舌狀花花瓣傷口處噴灑1000倍撲海因溶液,每2-3天重復噴灑1次,連續噴灑3次,防止傷口病菌感染,促進傷口快速愈合;
3)在授粉結束后切花菊雜交種子發育過程中,當晝夜溫差大于15℃或空氣相對濕度大于80%時,每周噴施1次1000-1500倍阿米西達溶液預防病菌,直至種子正常發育成熟采收為止;
4)苗床上鋪設3-5cm的基質,將經過6-BA溶液種子引動處理的切花菊雜交種子均勻撒在基質上,各雜交組合的種子有明顯區隔;利用迷霧式噴灌澆頭水至苗床底部有水滴出為準;進行相應的環境管理,同時每周噴灑一次廣譜殺菌劑異菌脲1500倍液預防病害,萌發的種子直至長出2片子葉并且子葉展平時移栽至穴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防切花菊雜交種子病變和提高種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切花菊雜交授粉包括以下步驟:
A. 在晴朗天氣,收集雜交父本頭狀花序中管狀花的花粉并保存在4℃冰箱中;
B.當雜交母本頭狀花序中的舌狀花雌蕊生長成熟至柱頭展開成“Y”型時,將父本花粉涂抹在母本柱頭表面,進行人工授粉;
C.重復授粉過程中,每2天授粉1次,直至整個頭狀花序中舌狀花的雌蕊柱頭展開呈“T”型時,授粉結束;
D.每次授粉完成后均要套上硫酸紙袋,待最后授粉完成并保留硫酸紙袋7天后,去掉紙袋;
E.授粉結束15-20天后花序開始萎縮,授粉結束30-40天后種子成熟采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防切花菊雜交種子病變和提高種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刀片每削除一個頭狀花序消毒一次,消毒液為質量濃度70%的酒精,此操作有利于避免削除后的傷口交叉感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防切花菊雜交種子病變和提高種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種子引動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A. 在高度5cm的托盤底部墊上吸水紙,在紙上鋪一層1cm厚的切花菊雜交種子,用噴壺噴灑2mg/L的6-BA溶液至潤濕種子而吸水紙上無流動的溶液為止;
B.將托盤放入10-15℃的恒溫箱中24h,中間每隔2h補充噴灑2mg/L的6-BA溶液至潤濕種子而吸水紙上無流動的溶液,進行種子引動;
C.結束后用干的吸水紙吸干種子表面水分,將種子保存在4℃冰箱備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防切花菊雜交種子病變和提高種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基質包括草炭和珍珠巖,其配比為5:1,其中草炭的纖維長度為4-6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防切花菊雜交種子病變和提高種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環境管理是指夜間溫度不低于15℃,白天溫度不高于28℃,光照強度不低于70Lux,光照時長16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豐島花卉有限公司;開遠豐島花卉有限公司,未經云南豐島花卉有限公司;開遠豐島花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1886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有微氣泡裝置的無土栽培連體管道
- 下一篇:一種抗倒伏型水稻品種選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