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蒜薹采收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14077.2 | 申請日: | 2018-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01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朱嶺;丁貝貝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州攜創農業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5/00 | 分類號: | A01D4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遠 |
| 地址: | 225300 江蘇省泰州市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蒜薹 采收 | ||
本發明涉及農機技術領域,尤其為蒜薹采收機,包括車架、液壓驅動機構、采收箱、拔薹裝置以及蒜薹收集箱,所述液壓驅動機構安裝在采收箱上且位于車架的前部,所述采收箱通過調節支架安裝在車架的中部,所述壓板上安裝有蒜莖裁切裝置,且該蒜莖裁切裝置插入到蒜莖通道內,處于蒜莖通道正上方安裝有將蒜莖從蒜皮中提出的拔薹裝置,所述蒜薹收集箱安裝在車架的尾部,在拔薹裝置與蒜薹收集箱之間設置有用于對采摘后的蒜莖進行運輸的傳送帶。本發明機械結構合理、精簡,容易生產、制造,體積輕便小巧,安裝、控制操作靈活方便,而且采收效率高,有效降低了使用者的收獲成本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機技術領域,具體為蒜薹采收機。
背景技術
蒜薹,包括薹(蒜)莖和薹苞兩部分,亦蒜苔,又稱蒜毫,南方部分地區稱之為蒜苗。它是從大蒜中抽出的花莖,人們喜歡吃的蔬菜之一。蒜薹在我國分布廣泛,南北各地均有種植,是我國目前蔬菜冷藏業中貯量最大、貯期最長的蔬菜品種之一。蒜薹是很好的功能保健蔬菜,具有多種營養功效。
蒜莖收獲時間短而集中,如果不及時采收,薹苞過度生長會消耗過多養分,影響蒜頭生長發育;而且使蒜薹組織老化,纖維增多;尤其蒜薹基部老化,無法食用,現有蒜莖收獲一般為傳統人工抽取,效率低,成本高,勞動強度大。目前也有部分用于蒜莖采收的輔助農機,但存在著制作成本高,損傷大蒜植株影響蒜頭產量的問題,如中國專利申請公布號為CN106941868A的一種蒜莖收獲機。利用在所述車架上位于所述抽莖裝置和擺刀裝置之間設有用于將蒜莖在通過抽莖裝置上提過程中去皮的去皮裝置。解決了蒜薹的機械化收獲難題,且結構合理,體積小,操作靈活方便,工作效率高,為蒜薹種植戶贏得了寶貴的收獲時間,有效降低收獲成本。但是其工作將薹莖(與薹苞)切割后再除皮,這樣會影響蒜頭的后期生長,只考慮抽蒜莖,而沒有考慮如何保護蒜頭的繼續生長。
又如中國專利申請公布號為CN107455077A的一種蒜莖收獲機,包括機架、蒜莖稈導入裝置、夾持提拔裝置、蒜薹切斷裝置、以及傳動系統,該蒜薹收獲機,能夠自動化的實現蒜莖稈的導入,其切斷機構為間歇式多次針扎切斷,能夠在切斷蒜薹的同時盡量避免蒜莖稈不被切斷,從而將蒜薹單獨從里面抽出來,這樣抽出來的蒜薹更干凈些,同時還不會對蒜頭的繼續生長造成更嚴重的影響,保護了蒜頭。雖然本方案考慮到蒜頭的后期生長,但是由于是夾持提拔裝置(兩個相反方向轉動的輥體)作用下將蒜薹抽拉出來,然后再用蒜薹切斷裝置(針扎式的切斷方式)切斷后收集,這樣一來是由于在蒜薹的周圍原本就生長一定厚度的蒜皮,如果直接利用拉力直接抽莖容易導致蒜薹斷裂而留在蒜皮中,或者是連通蒜皮一起拔出,二來是由于蒜薹切斷裝置的針頭過于密集,針頭與容納槽配合不是無縫切割,所以一旦蒜薹相對(針頭、容納槽配合工作)運動就會存在在蒜稈部位重復針扎,即達到多次切割效果,這樣極易導致蒜稈的斷裂,而且極大妨害蒜稈的后續生長,從而影響蒜頭的繼續發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蒜薹采收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所述蒜薹采收機具有機械結構合理、精簡,容易生產、制造,體積輕便小巧,安裝、控制操作靈活方便,而且采收效率高,有效降低了使用者的收獲成本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州攜創農業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泰州攜創農業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140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