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脂高效脫色組合物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13308.8 | 申請日: | 2018-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90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勁松;張金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審計大學;鄂州市金璞非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1B3/10 | 分類號: | C11B3/10;C11B3/08;B01J20/16;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81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色 膨潤土 脫色組合物 吸附能力 色素 雙氧水 應用 氧化劑 植物油 磷脂 工業油脂 有機溶劑 傳統的 脫色劑 活化 酸類 吸附 粘土 替換 污染 環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脂高效脫色組合物及其應用,本發明的組合物在膨潤土中添加粘土提高了膨潤土的活性以及色素的吸附能力,降低了膨潤土對油脂的吸附能力,并且本發明通過使用雙氧水替換了傳統的酸類氧化劑,在對脫色劑進行活化的同時,避免了大量酸的使用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在降低了成本同時還兼具高的脫色活性。本發明通過剩余的有機溶劑和水,控制含量,可以吸附掉油脂中的磷脂和色素,進一步提高了脫色效果。本發明所述組合物,不僅環保無污染,而且用量少,脫色效率可達95%以上,可適用于各種常見的植物油或工業油脂,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及經濟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脂脫色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油脂高效脫色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各種天然油脂之所以帶有色澤,是由于油溶性的色素所致。色素的存在影響油品的外觀,有礙于油品的深加工,并影響油品的穩定性。為了保證油品的質量,滿足不同用途油品(尤其是高級烹調油和色拉油)對色澤的要求,必須對原油進行脫色處理。
脫色的方法很多,但工業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吸附脫色法,即利用某些色素具有選擇性作用的物質(即吸附劑)吸附除去油脂中的色素,改善油品外觀外,還可以吸附除去為了金屬和微量磷脂,甚至還可吸附某些臭味物質、多環芳烴和殘留農藥等。
在吸附脫色中,影響吸附脫色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吸附劑是影響吸附脫色效果最為關鍵的因素。不同類型的吸附劑具有各自的特征,根據油脂脫色的具體要求,合理選擇吸附劑,才能最經濟地獲得最佳脫色效果。應用于油脂工業上的吸附劑應該具備下列條件:(1)對油脂內的色素有較強的吸附能力而且吸油少;(2)不與油發生化學作用,不使油帶上異味;(3)脫色后的吸附劑與油分離容易;(4)價格便宜并且供應要充足。油脂的脫色方法包括化學氧化脫色、吸附劑脫色、日光脫色、加熱脫色等多種方法。雖然可供使用的吸附劑有硅藻土、高嶺土、漂土(漂白土、膨潤土)、酸性白土、活性炭等,但常用的也只有后3種。
中國專利CN201510409767.4公開了一種生物柴油的脫水方法,其利用活性白土與活性炭的混合物作為脫色劑,但其由于其使用的脫色劑未經過活化,其脫色效率僅能達到83%,脫色效率較低。
中國專利CN201611065266.X、CN200910092293.X中公開了使用活性白土等物質作為脫色劑對玉米油等進行脫色,但所述活性白土的在制備不可避免的會產生酸污染,不利于環境保護。
中國專利申請CN201210271002.5使用雙氧水直接對地溝油脫色,但其不僅脫色效率低,還存在成本高等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不足,本發明的提供了一種油脂高效脫色組合物及其應用,本發明所述組合物,不僅環保無污染,而且量少,脫色效率可達95%以上,可適用于各種常見的植物油或工業油脂,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及經濟價值。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為:一種油脂高效脫色組合物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包括以下制備步驟:
(1)在攪拌狀態下,將膨潤土、粘土、凹凸棒土按質量比均勻混合,然后再滴加雙氧水攪拌混合均勻;
(2)室溫下將(1)中攪拌均勻的混合物使用輪碾機碾壓20分鐘,存放10-48h進行活化,然后烘干備用;
(3)將(2)中烘干產品,加入含有少量水的機溶劑,攪拌、真空脫除溶劑,部分烘干,保持混合物中水含量為0.001-0.5%;
(4)將(3)中所得混合物磨碎成細粉包裝,即得油脂高效脫色組合物;
所述膨潤土、粘土、凹凸棒土的質量比為20-60:20-50:0-40;;
所述有機溶劑為乙醇、丙醇、丁醇、異丙醇、正戊烷、正己烷、環己烷等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所述雙氧水的用量為膨潤土、粘土、凹凸棒土總質量的0.4-0.5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審計大學;鄂州市金璞非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審計大學;鄂州市金璞非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1330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