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折彎機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12314.1 | 申請日: | 2018-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0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鈕青;談源;周瑞;包明華;何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新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53/02 | 分類號: | B29C53/02;B29C53/8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 地址: | 21313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彎 及其 使用方法 | ||
1.折彎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翻轉工裝(1),所述翻轉工裝(1)為兩組,且沿第一方向依次相對設置;
折彎工裝(2),設置在兩個所述翻轉工裝(1)之間,所述折彎工裝(2)的內部設置有材料放置腔(22),且所述材料放置腔(22)的貫通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第一驅動裝置,用于給所述折彎工裝(2)提供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運動的動力;
其中,
每組所述翻轉工裝(1)包括:
方形固定座(11);
L型旋轉臂(12),包括垂直設置的第一旋轉臂(121)和第二旋轉臂(122),其中所述第一旋轉臂(121)的端部轉動設置在所述固定座(11)上;
折彎模具(13),設置在所述固定座(11)的第一角部(111),且兩個所述折彎模具(13)的第一角部(111)相對設置;
材料放置平臺(14),設置在所述第二旋轉臂(122)的端部外側,且與所述第二旋轉臂(122)平行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彎工裝(2)的內部設置有第一加熱裝置(21),用于給所述待折彎材料(3)加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放置平臺(14)上設置有固定裝置,用于固定放置在所述材料放置平臺(14)上的所述待折彎材料(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工裝(1)還設置旋轉角度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所述L型旋轉臂(12)旋轉的角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折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角度控制裝置包括:
角位移傳感器(15),所述角位移傳感器(15)設置在旋轉軸上,用于測定所述L型旋轉臂(12)旋轉的角度;
控制中心,與所述角位移傳感器(15)、給所述L型旋轉臂(12)提供旋轉動力的第二驅動裝置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折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為伺服電機。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工裝(1)還包括;
底座(16),所述底座(16)包括底座主體(161)和設置在所述底座主體(161)上部的絲杠組件(162),所述底座主體(161)固定設置在所述絲杠組件(162)的螺母上,所述固定座(11)與絲桿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轉臂(122)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旋轉臂(122)平行的第二加熱裝置(17),且當所述第二旋轉臂(122)旋轉至與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時,所述第二加熱裝置(17)與所述折彎模具(13)之間的距離與所述待折彎材料(3)的厚度的差值為d,且0≤d≤0.5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彎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兩個相同的所述待折彎材料(3)分別放置并固定在相對設置的兩個所述材料放置平臺(14)上;
步驟2、移動所述折彎工裝(2)至其中的所述材料放置腔(22)與所述材料放置平臺(14)處于同一水平線后,移動兩個所述待折彎材料(3)至部分進入所述材料放置腔(22);
步驟3、打開所述材料放置平臺(14)上的固定裝置,所述折彎工裝(2)繼續沿所述步驟2中的移動方向移動,并驅動所述折彎工裝(2)使得所述L型旋轉臂(12)旋轉;
步驟4、所述折彎工裝(2)沿所述步驟3中所述移動方向的反方向移動至所述待折彎材料(3)的另一部分與所述折彎模具(13)接觸;
步驟5、驅動所述折彎工裝(2)旋轉使得所述L型旋轉臂(12)旋轉至所述第二旋轉臂(122)與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此時給所述待折彎材料(3)加熱;
步驟6、所述折彎工裝(2)沿所述步驟3中所述移動方向的反方向繼續移動使得軟化后的所述待折彎材料(3)彎折成兩個對稱的L型;
步驟7、將兩個所述翻轉工裝(1)相向移動至兩個所述待折彎材料(3)相接合并成T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折彎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所述L型旋轉臂(12)旋轉9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新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新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1231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內飾件的脫模裝置
- 下一篇:電動汽車充電槍尾部護套用擴孔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