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發動機的進出水集成座、發動機和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10050.6 | 申請日: | 2018-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055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范向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14 | 分類號: | F02F1/14;F01P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10220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集成座 進出水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缸蓋水套 缸體水套 安裝座 出水口 進水口 車輛冷卻系統 安裝工序 集成設置 回水 進水 漏水 生產成本 零部件 保證 生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發動機的進出水集成座、發動機和車輛,所述用于發動機的進出水集成座包括:包括:集成座本體,所述集成座本體內設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別與所述發動機的缸體水套的進水口和所述發動機的缸蓋水套的出水口相連,所述發動機的缸體水套的出水口與所述發動機的缸蓋水套的進水口相連。根據本發明的進出水集成座,通過將進水安裝座和回水安裝座集成設置,從而在保證車輛冷卻系統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實現了減少零部件的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的目的,且節省了一道安裝工序,降低了漏水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制造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發動機的進出水集成座、發動機和車輛。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發動機的進水安裝座和回水安裝座設計在發動機缸體前端和后端,進水安裝座安裝在水泵的前端與整車的水箱進行連接,回水安裝座安裝有節溫器,節溫器在水溫達到指定溫度時會開啟使得發動機的冷卻液通過水箱進行大循環冷卻。進水安裝座和出水安裝座單獨設置,從而增加了漏水的風險點,且多個零部件的設置增加成產成本和管理成本,使安裝過程復雜,增加了安裝工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進出水集成座,所述進出水集成座的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得到了降低,且節省了安裝工序。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發動機,發動機包括發動機缸體和上述的進出水集成座。
本發明也提出一種車輛,車輛包括上述的發動機。
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用于發動機的進出水集成座,包括:集成座本體,所述集成座本體內設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別與所述發動機的缸體水套的進水口和所述發動機的缸蓋水套的出水口相連,所述發動機的缸體水套的出水口與所述發動機的缸蓋水套的進水口相連。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用于發動機的進出水集成座,通過將進水安裝座和回水安裝座集成設置,在保證車輛冷卻系統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實現了減少零部件的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的目的,且節省了安裝工序,降低了漏水的風險。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可選擇地連通,從而可根據發動機的冷卻需求,調整進出水集成座內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連通狀態(即連通狀態和不連通狀態),使對發動機的冷卻效果更好。
可選地,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間設置有冷卻通道,所述冷卻通道可選擇地啟閉;所述集成座本體還包括:節溫器,所述節溫器具有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在所述節溫器打開時,所述冷卻通道關閉,在所述節溫器關閉時,所述冷卻通道打開以導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可通過調節節溫器,使節溫器處于打開或關閉狀態,對應地調整冷卻通道的關閉或打開(即調整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間的連通狀態),從而實現冷卻液在大循環工況和小循環工況之間進行切換。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進出水集成座中,所述節溫器設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且可選擇地啟閉所述冷卻通道,便于節溫器布置在進出水集成座內,且便于控制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的連通狀態,從而對冷卻液的循環回路進行調整。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進出水集成座中,所述集成座本體上還設置有節溫器蓋,所述節溫器蓋與所述集成座本體之間限定出節溫器安裝腔,所述節溫器的至少部分設置在所述節溫器安裝腔中,節溫器安裝腔對節溫器具有良好的限位作用,從而通過節溫器安裝腔對節溫器進行固定,且節溫器蓋對節溫器有著良好的保護作用。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進出水集成座中,所述節溫器蓋與所述集成座本體通過螺紋緊固件配合固定,從而使節溫器蓋與集成座本體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且安裝方式簡便可靠。
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的發動機包括:發動機缸體和上述的用于發動機的進出水集成座,進出水集成座與水箱連通,水箱中的冷卻液可通過進出水集成座完成流出和流入的過程,從而可通過進出水集成座完成發動機冷卻系統的循環,可實現對發動機的降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1005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