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連接器固定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009455.8 | 申請日: | 2018-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111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賴昆輝;李建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研智能移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3/20 | 分類號: | 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先進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8 | 代理人: | 趙志顯;張覲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固定 結構 | ||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連接器固定結構,用以固定一連接器,包括組裝板、接地彈片、扣合彈片及限位罩。組裝板具有鏤空部。接地彈片的一端連接組裝板,且另一端位于鏤空部。扣合彈片的支撐片部的一端連接組裝板,且另一端位于鏤空部。扣合彈片的卡勾部連接支撐片部遠離組裝板的一側。限位罩位于鏤空部,其罩蓋部的一端連接組裝板,且罩蓋部圍繞出容置空間。限位罩的勾扣部連接罩蓋部遠離組裝板的一側。罩蓋部可相對組裝板彎折而使限位罩具有組裝位置及使用位置。當限位罩位于組裝位置時,限位罩相對接地彈片傾斜。當限位罩位于使用位置時,勾扣部扣合卡勾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連接器固定結構,特別是一種由鈑金彎折而成一體成型的連接器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在通訊傳輸?shù)念I域中,硬件之間通過線材的連接以作為信號傳遞的橋梁。通常為了提升線材與電子裝置間的組裝效率,線材的相異兩端與電子裝置會分別裝設相對應的連接器,以便于線材能夠通過連接器插設于電子裝置。
一般來說,設置于電子裝置中的連接器,其固定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方式是將連接器直接固定在電路板上,另一種方式則是通過額外的固定組件將連接器固定在機殼內(nèi)。其中,現(xiàn)有用以固定連接器的固定組件,通常以多個板件夾固連接器,并搭配螺絲及螺柱等鎖固件來鎖附,借以將連接器固定。然而,此現(xiàn)有的固定組件在組裝上需通過工具進行,且各個元件在生產(chǎn)時會有制造公差,可能造成固定組件在組裝時會有無法配合的問題。如此,將增加產(chǎn)品組裝的時間成本,且會降低產(chǎn)品的制造合格率。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器固定結構,借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固定組件組裝方式復雜、生產(chǎn)成本高以及其元件間容易有制造公差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所公開的連接器固定結構,適于設置于一機殼內(nèi),用以固定一連接器。連接器固定結構包括一組裝板、一接地彈片、一扣合彈片以及一限位罩。組裝板具有一鏤空部。接地彈片的一端連接組裝板,且接地彈片的另一端位于鏤空部。扣合彈片包括相連的一支撐片部以及一卡勾部。支撐片部的一端連接組裝板且另一端位于鏤空部。卡勾部連接于支撐片部遠離組裝板的一側。限位罩位于鏤空部,且限位罩包括相連的一罩蓋部以及一勾扣部。罩蓋部的一端連接組裝板,且罩蓋部圍繞出一容置空間。勾扣部連接于罩蓋部遠離組裝板的一側。罩蓋部可相對組裝板彎折而使限位罩具有一組裝位置以及一使用位置。當限位罩位于組裝位置時,限位罩相對于接地彈片傾斜,使連接器可置入容置空間中。當限位罩位于使用位置時,限位罩與接地彈片夾固連接器,且勾扣部扣合卡勾部。
根據(jù)上述實施例所公開的連接器固定結構,在連接器裝設于限位罩后,僅需將限位罩自組裝位置朝使用位置扳正并讓卡勾部與勾扣部互扣即可完成連接器的固定。也就是說,組裝人員在組裝連接器時,無需通過額外的工具來鎖附螺絲,進而可簡化組裝程序以及提升組裝效率。
以上關于本發(fā)明內(nèi)容的說明及以下的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以示范與解釋本發(fā)明的精神與原理,并且提供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書更進一步的解釋。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連接器固定結構及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連接器固定結構的立體圖。
圖3A~圖3C為圖1的連接器固定結構及連接器的組裝動作示意圖。
圖4A~圖4C為圖1的連接器固定結構的彎折動作示意圖。
圖5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所述的限位罩位于組裝位置的側視圖。
圖6為圖5的限位罩位于使用位置的側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
1、1b 連接器固定結構
10 組裝板
110 本體部
111 鏤空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研智能移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英研智能移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094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PIN針折彎機構
- 下一篇:數(shù)據(jù)線屏蔽殼對接鉚壓方法





